2)第三百五十八章 应天府之变(一)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明臣,可以因政见不同,辍仕下野,这无可指责,但如果“附逆”,那性质就不同了,会被世人唾弃,被史书记为乱臣贼子。

  十余人,竟有大部分人,朝张煌言拱手而别。

  孙嘉绩不舍地看看张煌言,又看看熊汝霖,牙齿一咬,拱手道:“二位仁兄保重,弟虽无法与二位同路,但就算做个田舍翁,也不忘当日抗清复明之誓言。如果还能相见,期待与二位仁兄痛饮。如果二位仁兄真能随靖海候驱逐鞑虏,弟定召集家乡父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张煌言、熊汝霖齐齐长揖倒地。

  三人流泪,掩面而别。

  人到了每个分岔路口,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可惜的是,这个选择,原本可以不做的。

  世道如此,徒叹奈何?

  ……。

  鲁王朱以海一行,此时还真没有进应天府。

  原因是,转进离京的君王复归京城,礼法上是有讲究的。

  逃的时候,命不保夕,自然慌不择路,哪个门都能逃。

  可回来嘛,那就得进正门。

  何况朱以海一向自恃是正朔,如今又将被拥立称帝,又怎能不顾及到这事关颜面的一点呢?

  应天府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十三个城门,哪个是正门呢?

  自然是正阳门。

  它正对洪武门,可以直达大明皇城。

  但问题是,鲁王一行,从淳化至应天府后,所到的是聚宝门,也就是世人传言,沈万三捐助修建的那个城门。

  聚宝门外不远是越城,也就是钱家叔侄编练新军的地方。

  而选在从聚宝门进城,也是钱肃乐特地思忖过的,毕竟是弟弟、儿子统率的大军,安全些不是?

  在钱肃乐看来,只要安全进了应天府,然后与陈子龙一众汇合,拥立朱以海,去太庙祭过之后,往龙椅上一坐,这事就算是成了。

  木已成舟,是虎也得蹲着,哪怕吴争再不乐意,敢与天下为敌吗?

  真要翻脸刀兵相向,钱肃乐也不惧,弟弟、儿子编练的新军,加上兴国公麾下三、四万人,足以与吴争相抗。

  所以,在钱肃乐的考虑中,只要朱以海称帝,吴争也闹不起来,大不了之后恩赏有加,抚慰吴争,那么天下依旧是这天下,朝廷依旧是朝廷,只不过变了个君。

  这事要真按钱肃乐的计划,吴争就算是插上翅膀,恐怕也赶不及了。

  可天意难测,人意其实也很难测。

  想煞登基称帝的朱以海,偏偏就在进哪个城门的问题执拗起来了。

  他一定要从进正阳门进,以示他正统的身份。

  这就非常麻烦了,从聚宝门至正阳门,如果不从城里横穿,那就需要绕非常长的路,绕过丹阳郡城,至东府城南,然后渡淮河方可至正阳门。

  可钱肃乐这时,已经无法作主了。

  被他率群臣倡议拥立的朱以海,此时已经不是鲁王,而是监国,是君,并且一进城就将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称帝。

  这种情况下,钱肃乐能强硬阻止或者命令朱以海立即进城吗?

  不能,钱肃乐做不到,也不敢做,做了,就是他最鄙弃的逆臣,这与他自己一贯坚持的道义有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