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10章 609.最后一位音乐巨匠?音乐艺术的_穿越八年才出道王谦李青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斯曼学院一个年轻学生的一个小小的提问,就让周围几所来自欧洲的音乐名校的师生们对北美的所谓顶级名校有所看轻。

  这个小插曲,让大家更加的重视此刻在讲台上演奏的王谦。

  王谦的演奏已经更为投入。

  这首夜曲系列作品,不像是前面的作品那么更为趋向于流行,更加的偏向于古典和艺术性,对整个夜曲系列有着更深层次的阐述作用,能将其整体艺术性拔高一个层次,或许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前面两首夜曲作品那么好听,但是对许多音乐艺术家来说,却更为的美妙动听,其中的意境更为深远和深邃。

  所以,诸多在电视前的许多普通观众们,听着王谦的演奏,感触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觉得有多么好听,只是对于证道作品夜曲系列的好奇心以及王谦的名头在持续吸引着他们继续听下去。

  如果是其他人演奏这样的一首作品,他们可能已经转台了。

  而所有的音乐艺术家,以及资深音乐艺术爱好者就甘之如饴了。

  这就是古典音乐艺术。

  大多数普通人听了昏昏欲睡。

  诸多音乐艺术家和资深爱好者则是听的极其入神,仿佛发现了绝世珍品。

  普通人听不懂?不知道好在哪里?

  诸多音乐艺术家听了就高傲一笑:“伱听不懂就对了,都让你听懂了,那还叫艺术?你们不需要懂,只需要知道这是艺术就足够了。”

  这或许也是最近百年来,音乐艺术逐渐没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普通人听不懂,不喜欢!

  流行音乐趁势崛起,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耳朵。

  这样的发展趋势,在华夏已经上演了两千多年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早起的音乐艺术就已经发展成熟了,那时候的音乐作品都是高雅之士的专属,普通人都听不到,更别说听懂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大众都能听懂的通俗作品了。

  华夏的民乐作品,在近几百年乃至是上千年的作品,都几乎是通俗作品,都是流传于民间,即便是没读过书的农民都能听懂的作品,这就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

  很多有远见的音乐艺术大师,都害怕一个事实!

  那就是,王谦不只是最近一百多年来第一位音乐艺术巨匠。

  也可能是整个世界音乐艺术历史上,最后一位音乐巨匠……

  全世界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成功的流行音乐都越来越通俗乃至是低俗,已经很少有人能坐下来安静地欣赏音乐艺术了,音乐艺术的生存土壤已经狭小到快没了。

  王谦的出现,更像是音乐艺术的一次回光返照!

  如马龙,麦克斯,道森,霍夫曼等人心中都想到了这个可能。

  所以,此刻他们看着王谦的演出,更显得的庄总而肃穆。

  仿佛,在见证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情。

  如果,以后不会再出现音乐巨匠了,音乐艺术在王谦时代结束之后会更为没落的话,那么今天在以后的音乐艺术历史上,将会变得极其重要。

  他们每个人,都是这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人。

  整个大礼堂,都变得神圣了起来。

  王谦的演奏,依旧极其完美,将这首曲子完美的演绎了出来,其中的意境,几乎要从钢琴上面溢出,将所有人都包围起来!

  整个现场,都仿佛进入了幽静夜晚一般。

  当最后几个音符响起落下,王谦双手离开琴键的时候,全场的安静持续了好一会儿,大多数人才清醒过来。

  随即而来的,依旧是雷鸣般的掌声。

  站在侧门最近距离欣赏王谦演出的秦雪鸿,秦雪荣,姜煜,慕容月,朱丽叶几人迅速上前,将王谦写满了音符的黑板拆卸下来,换上了崭新的黑板,小心翼翼地将满是音符的黑板包起来,一起拿了出去。

  后面许多人看着讲台上发生的这一幕,都蠢蠢欲动。

  艾莎和雷德两人是真的行动了起来,当即乘着大家站起来激动鼓掌的时刻,离开了座位,走了出去,顺着走廊急忙朝着侧门方向走去。

  而秦雪鸿,秦雪荣,姜煜,慕容月,朱丽叶几人将几块写满了的黑板再次小心翼翼地装在几个专门准备好的箱子里。

  何朝惠不放心地再次过来查看。

  艾莎和雷德两人看到了,急忙快步走了过来。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