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章 樊城的风俗_纾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樊城的风俗

  如此大辱,娘岂会受得住?

  她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几个相熟的夫人,几乎不与外人打交道。这几个人讨债,不过是看她是个女人家,想逼她将家底交出来罢了。

  也不知道她心疾的药带了没有。

  崔礼礼心如芒刺,想着要从人群中寻出条路来:“能否让一让,我是她女儿。”

  前面的人嗤了一声,岿然不动:“我还是她爹呢。”

  “我真是她女儿!”

  “我真是她爹!”说罢,前面的人反而将胳膊摆得更宽了,生怕崔礼礼挤过去挡在他前面。

  崔礼礼气得直跺脚。若以后有人问她樊城的风俗是什么,她一定会说:看热闹。

  “诸位——”人群中传来傅氏的声音,她的气息不太稳,语速缓慢,“并非我们不给银钱。铺子被封了,银钱取不出来。”

  “我不信,你家钱全存在铺子里吗?我知道你们那几个铺子,一年少说也能挣一二千两银子,总不能这些钱都被封在铺子里了吧。”

  “你们就是有钱不愿意拿出来还!”

  傅氏捂着心口,额头上沁出细汗,心中百转千回,哪怕面前的人再恶言相向,她也绝不能倒下,也绝不能赔这笔钱。

  林妈妈扶着她,颤巍巍地站到人群中央,面对着几个讨债之人,傅氏一字一句地说道:

  “熟悉我夫君的,都知道他是做马匹生意起家的。”

  “他说边关吃紧,马价势必会涨,所以樊城这些铺子的余钱,早就换作了马匹,送至了定县崔家的马场。”

  “我愿与诸位签下文书,按市价折算,去定县马场领马。”

  讨债的人互相对视一眼,半信半疑地盯着傅氏看:

  “我们才不去定县。”

  “万一你们使了什么手段,做了什么手脚,岂不是人财两空?”

  傅氏的帕子已经被她捏得不成样子了,她绷着牙继续说道:“诸位若信不过我,这便随我去官府,找个中人来做见证。”

  见讨债之人面色松动,傅氏让林妈妈去取来早已备好的文书,又道:

  “我们崔家在樊城开了二十多年的铺子,凭的不光是一纸文书,更多的是信誉二字。我夫君行得正坐得端,如今官府尚未定罪,家产也只是暂封。等到还了清白,诸位还做我们崔家的生意吗?”

  这话,柔中带刚,言语之间不容置疑。

  崔礼礼突然就不急着挤过去了。

  面对那样的侮辱,娘竟能稳如泰山?自己在信中所说,她一字不落地讲出来了。不仅如此,还能拿出备好的文书,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是樊城风水养出了不一样的人吗?还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商人之道在于:“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那几人签了以马抵债的文书,也没去官府,还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了几句歉。

  人群渐渐散去,崔礼礼挤到傅氏身边,扶住她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