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7章 纸钞横行江南_大唐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对我浙东诸多事情难免有些生疏,咱们还是先为你接风洗尘吧,其他事情改日再议也不迟,大唐宝钞一事其中的利弊想是三言两语一时之间也是说不明白的!来本太子先行进你一杯,不为其他,就为清风你能把五万匹西域宝马安然无恙的带回临安……此等壮举堪称……”

  催清风性子虽然急躁了一些,但也并非不知抬举之人,眼前李亨如此的给他脸面,他当然也得给足了这位太子殿下的面子,于是在犹豫片刻后随即就举杯一连豪饮了三杯。“多谢太子殿下恩裳,微臣借花献佛也来敬李相公一杯吧,微臣听说在这两年时间内,李相公他为了我浙东道的建设是鞠躬尽瘁,日夜操劳,另外这大唐宝钞一事好像还是李相公一力促成,不知是与不是?”

  李林甫老奸巨猾,听话辩音,当反倒催清风这家伙说出的话,绵里藏针没安好心后,也是立即起身对着李亨恭敬的抱拳行了个大礼后便转身朝催清风轻声细语的开口道“催老弟言重了,本官我能得太子殿下不计前嫌,且委以重任,自当肝脑涂地相报,你方才所言的那些事本就是分内之事,至于老弟对宝钞一事似乎有诸多误解啊!凡事都有利弊,在座的诸位虽没有催老弟你那般惊才绝艳,但也绝非是愚笨之人,岂能不知长安那位的良苦用心呢?”

  高手一开口便知有没有,李林甫这一番话说出来后,是既给自己摘除了责任,又抬高了同位之人,最后还狠狠的打了催清风一耳掴子,因为他话中的意思清楚的很,那就是这大唐的天底下聪明人并非只有你催清风一人。

  而催清风当然也听出了李林甫的反击,即使刚刚明面上已然答应了李亨把宝钞的事情延后再商议,可现在李林甫把滚腰刀都递到自己脖子前,他又可吃瘪认栽。于是不等李亨接着打圆场他便很是迅速的开口反击起来。“按李相公所言,那么在座诸公都是深知李瑁的歹毒用心了,赎催某愚钝,既然明知不可为又为何为之呢?”

  “催老弟,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可当大家都有理的时候是否应该避重就轻的为之啊,本官敢问催老弟你一言,与整个浙东道的百姓的生活起居比起来是您说的阴谋重要还是他们的吃喝用度重要啊!你可知我江南一隅若不与外界通商,少则几月,多则一年,便会连耕地的牛儿都不够使用了啊,况且我浙东道开垦山林梯田才短短数年,那些吃的米粮,的棉麻你知道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李林甫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不禁点头表示赞同,就连李亨也是当场无奈的看了催清风一眼,然后暗自神伤起来。“李相公,你这分明是答非所问啊,催某方才并非反对和外界通商贸易,催某也知一隅之地岂能固守围困,然而这通商和大范围的使用纸钞有着必然的联系吗?难道白花花的银子会没人要吗?李相公你曾是大唐当朝宰府,又岂会不知这纸钞的厉害之处吗?今日一百元或许能购买十石米粮,那么明日长安伪朝把那纸币随意的印刷,你知此事的后果吗?”

  催清风的话还没说完,李林甫随即便哈哈大笑道“催老弟此言怕是有些杞人忧天了,你若是知道李瑁为了推行纸币新政花了多少心思,那么你此刻也不会说出这般小儿家家浅薄的妄想来了,滥发宝钞来对付我浙东道,那么你当真小看李瑁了,本官虽不能卜卦测算,但也该断定李瑁他绝不会,也不敢如此做自毁长城之事……”

  “为何不会?”当催清风把这句话疑问脱口而出时,李林甫这家伙却又像是卖起关子的一样,微笑着重新落座,不再多说一语。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