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私谈甚深_大明枭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于可远又发话了,望向的是主簿:“大人,刚刚李大人所讲的这番话,您可如实记录在案了?”

  主簿当然不会,也不敢记这样的案文,开始装起聋子。于可远拜向俞咨皋:“大人,草民以为,李大人刚刚所讲皆与案情相关,应如实记录在案。”

  俞咨皋点点头,“无论是否与案情相关,书办都应该如实记录,怎么,你不愿记?”

  他直勾勾地望向主簿。主簿握着笔杆的手都发颤了,“这……这也要记吗?”

  县衙人虽多,但像通倭这样的大案,不宜让太多人知情,所以才有这位正九品的主簿兼任书办职务。干这么多年,什么样的话该讲,什么样的话不该讲,他比谁都明白,像李孝先刚才所讲的,就犯了好几个忌讳。言多必失,多言有漏,他这样急切地想将证人赶走,又拿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必定会落人口实,若在寻常,有上头庇护倒也无碍,但新任知府正在路上,俞咨皋又这般兴师动众,朝堂上,严党和清流恐怕早有一番大动作,这个时候被捏住把柄,就是在给敌人送攻讦自己的机会!树倒猢狲散,若知县跌了,自己也不能独善其身。这会,堂上的知县、县丞和主簿都沉默了。俞咨皋朝着周礼拱手,“周公公,这些话要不要记录在案,您老应该给个主意。”

  周礼靠在椅子上,久久不讲话,直到俞咨皋又喊了一声“公公”,他才睁开眼睛,“咱家只讲一句话,凡事按照朝廷的规矩办,准没有错处。”

  说完,又闭上了眼。俞咨皋笑了,望向主簿,“听清了?凡事按朝廷的规矩办。”

  主簿紧绷着脸,就是不动笔。李孝先不能不答话了,像是卧病在床的老人,缓缓抬起左手,虚弱无力地一摆,“记,都记下来吧。”

  声音也十分孱弱。详细记录后,由众人依次审阅,主簿已经汗流浃背。俞咨皋瞅了瞅堂上:“李大人似乎身体不适,既然如此,于可远,你对这件案情甚是熟悉,有什么疑惑之处,一并速问吧。”

  于可远上前两步,对着坐在椅子上的常育温道:“草民斗胆问一句,大人是否承认方才讲过的那番话?通倭一案背后,是否还有旁人指使?”

  常育温望向俞咨皋,沉默了一会,“我确有此言。”

  李孝先浑身止不住地发抖。于可远退了回来,朝着堂上一拜,“诸位大人,草民已问完,并无别的疑惑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震惊了,本以为会继续询问背后指使之人,却不想于可远就停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但深思熟虑过后,他们不免感慨于可远的周到。他只是证人,不是审问官,若是询问背后主使之人,且不提这证词会不会作数,更有越俎代庖之嫌,于理于法皆不合。这时候,这件案情的走向就不由李孝先掌控了。因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