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4章 台阁人事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负责州郡官吏的考绩,掌控官吏升迁;客曹、吏曹,合并改为礼部曹,负责教育、察举、祭祀、执掌诸夷外交事宜。

  民曹改为工部曹,旧职权范围不变,将成都蜀锦、交岭制糖、盐铁官营等相应组织归入工部曹管理。二千石曹,改为刑部曹,负责重核州郡刑罚案件,管理州郡法官、治安等事务。

  将旧五曹中有关赋税、田亩、户籍、俸禄等相关司曹,整合为户部曹。而后将武官之任选、水路驿站、边报传送、将士抚恤等相关部门整合起来,设兵部曹。

  在尚书台设六部看似奇怪,但实际上尚书台在成为全国政务总汇之后,将中枢各权利集中到尚书台属于是必然之事。

  如曹魏早就对尚书台改革,引入吏部、五兵、度支、左民等曹。名称与后世的六部或有些出入,但具体而言其职权与六部制并无大区别。

  尚书台在经历南北朝之后,演变为尚书省。至于中书、门下二省,因曹操父子忌惮尚书台权利过大,故而设立中书监,即中书省之前身,以侍中、秘书郎分权尚书台。

  南汉虽设秘书监,且以王粲负责。但其目的不是分尚书台之权,而是代皇帝负责起草文书,以及管理宫中侍郎、侍中。

  历史上,曹叡托孤时,改变托孤人选者,正是负责中书监的刘放、孙资二人。及曹爽、司马懿辅政时,因有中书监分权,二人双双加领侍中,以确保二人可以插手中书监之事宜。

  今霍峻、诸葛亮趁着空暇之机,调整尚书台下的架构,与曹魏相比而言,实际上还晚了一步。

  金陵行台方面,霍峻根据其相应之事务,仅会设立部分部、司,以确保能将江东物资集中至金陵。

  在侍从退下之后,霍峻重新持笔,批阅官吏人事转迁名单。

  因涉及编设六部与年终后的业绩考核,吏部所上报的任官人员名单冗长,霍峻需好好研究。

  “嗯?”

  在刑部人员中,霍峻似乎发现什么,问道:“诸葛蕃为何人?”

  吏部侍郎王祥拱手说道:“禀明公,诸葛蕃为归义士人,其为徐州琅琊人,为诸葛氏之远亲。我军攻破寿春之后,诸葛蕃从青州南下投我。”

  霍峻看向王祥,说道:“据旧时之法,归义士人当受尚书台考核,而后根据才学,委县郡长吏。今诸葛蕃初归大汉不久,怎能骤迁至刑部任职?”

  说着,霍峻微微蹙眉,问道:“可是因诸葛氏之故,吏部加以蒙照,越级而拔之?”

  吏部尚书负责人为尚书仆射马良,而马良属于诸葛亮迷弟。诸葛亮或许不会因诸葛蕃加以照顾,但马良难免会伸手帮衬一二。

  不管诸葛亮本意如何,诸葛氏在南汉已经成为顶级世家,其在政坛方面的影响力已超过霍峻。

  即便诸葛亮不想照顾其族人,但因各种原因也会有人出面照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