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3章 南北朝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贵国割寿春、弋阳。西以山为界,中、东以汉、淮为界,岂不各有所得”

  “禀陛下,王平初至汉嘉界讨贼。”费观道。

  鲜于辅说道:“我主言贵国割淮北下邳、东海二郡县,则今后愿与贵国分治。西以秦岭为界,中以汉水为疆,东以寿春、泗口为线。互通商贾,不复战之。”

  马良为诸葛亮着想,开口说道:“大司马,南中多瘴气,以丞相之尊,不宜提兵深入不毛之所,今不如遣将征之。且丞相离朝,国中政事,何人可理?望大司马深思人选,不宜妄动刀兵。”

  诸葛亮此番西进巴蜀的工作内容,不能单纯说督军事,其是代表中央或尚书台亲临益州指导工作。如此之下,唯有拆分尚书台随其入蜀。

  “禀陛下,先帝中道崩殂,南土人心各异。益州道路闭塞,自古多贼乱。前有黄元乱蜀中,后有南中不服而叛,故此番西入巴蜀,首在安抚西土人心,次而征讨诸贼,继而建制西土三州。”

  徐庶持笏板起身,说道:“都安县之事,经臣严查,都安县长熊佳贪图玩乐,荒废政事;尚书郎习郁徇私舞弊,拦截奏疏。今二人供认不讳,是否请送有司论处?”

  “不知当以何罪处置?”刘禅好奇地问道。

  鲜于辅此言一出,殿中文武无不吃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曹丕会遣鲜于辅南下,与大汉划分疆域,共治天下。

  “诺!”

  “禀陛下,按律而言,当免熊佳、习郁二人官职,加以刑罚惩处。如按先帝旧事,二人处以死刑,以儆效尤。”徐庶说道。

  “然!”

  “北人鲜于辅拜见君上!”

  诸葛亮神情略有顿愕,显然他也没料到曹丕会提出这种要求。

  如李世民曾担任过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其陕东道如汉时的州;行台尚书令,则中央向陕东道派出尚书台,李世民负责该尚书台,具有管理该地区各种大小权利。

  刘禅迟疑少许,说道:“那丞相率兵入蜀,整治西土三州,或是授以督三州军事。且及丞相离任,国中政事当由何人负责?”

  “从大司马、丞相之所言!”

  鲜于辅循声望去,拱手问道:“可是霍督?”

  霍峻眼睛微眯下,继而看向对面的诸葛亮。

  “诺!”

  刘禅愣了愣,但很快明白霍峻的意思,说道:“且如大司马之言,加授丞相西土三州行台尚书令,都督三州军事。”

  “禀陛下,大司马。益州兵报,言广汉有山贼张慕作乱,呼应汉嘉黄元,郡都尉张嶷已领兵讨之;蜀郡奸人为贼者众,太守罗蒙不能止。”费观拱手报道。

  刘禅看向霍、葛二人,问道:“大司马、丞相之见是?”

  初上位的刘禅除了能认识大汉上卿外,对于边境将领知之甚少。王平由霍峻挑选,自然要询问霍峻。

  “回君上!”

  “如按大司马之言,当选何人为督帅讨之?”刘禅问道。

  诸葛亮趋步出列,说道:“今他将入巴蜀,能平乱者,不能治文;能文治者,不宜动兵。大司马身负重责,不宜举兵轻动。臣亮粗知军略,今愿率西土之士,还安巴蜀,建设三州。”

  孙邵见时间到了,起身上奏,说道:“禀陛下、大司马,逆魏遣鲜于辅为使南下,言奉伪主之令,今是否召见!”

  临时行台制度的出现,是今下官职体系的发展趋势。君王不出征,唯有授命大臣出征,因州牧权利过大,以及所管疆域过多,故而需以临时行台的方式出现。

  “臣意与丞相同!”霍峻说道。

  少顷,在宫外等候多时的鲜于辅,手持符节,携带公文,趋步入殿。

  “辅早闻霍督威名,今幸感见之!”

  平南中叛乱,仅是此番西进的目标之一。

  “咳~”

  “哈哈!”

  黄权这番话说出,引得张飞大笑。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