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3章 团结斗争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论哪朝的政治都讲究拉一派打一派,再拉一派再打一派。即团结,斗争;再团结,再斗争。

  刘邦能速平天下,除了有当时的原因外,还有他掌握了团结与斗争的秘籍。

  项羽兵锋鼎盛,刘邦正面不敌,采取重用韩信、彭越、英布三人,以及封赏诸侯王的形势。

  打败项羽,刘邦利用功臣与同姓宗亲,解决异姓诸侯王。

  为了平天下,关东以同姓诸侯王镇守,关西及部分地区利用军功将士治理基层。

  故而在采取检索人口的政策上,刘备完全可以采用团结与斗争的方针。乱世中,国家的军事武装不乱,零星的士族叛乱,影响不了大局。

  毕竟能在乱世中活下来的士族没几个是傻子,他们非常明白自己手上没刀,无法与大军抗衡。握笔者官吏会因自己的地位而有所顾忌,无非是发几句牢骚,不敢明目张胆反对。

  故而执政者有魄力,撑过舆论时期,基本就能见到后面的晴天,政策得当,推行速度快,就没什么可怕。

  刘备捋着胡须,疑惑问道:“何为宽法,何为严法?”

  霍峻思索少许,说道:“禀陛下,以部曲为大汉效力者,兵户免赋税与徭役;无从军之部曲,上缴赋税,却可免徭役。或是北方诸州籍贯者,可免受核查。”

  “无部曲从军,却隐匿户籍者,名下门客、仆人悉数编统,与民户待之,赋税、徭役二者不可缺。上至王公,下至豪强,皆需遵之。如有违者,执以厉法。”

  闻言,刘备露出深思之色,说道:“仲邈之语,我亦所思。但恐官吏欺上瞒下,阳奉阴违。”

  “如此当行考课之法,州刺史监督各郡守,各郡守有怠政或阳奉阴违者,一并处之,以正风气。”

  霍峻朝着刘备拱了拱手,说道:“陛下,以丞相治政之能,上下齐心,不出一二年,隐匿户籍必然纷纷析出。且此策既是丞相所提,陛下不如择机问之。”

  “孔明~”

  刘备微微颔首,露出了然之色,说道:“孔明既要推行此策,想必胸中已有所得。今朕且将仲邈之所言,书信与孔明,看孔明是否有不同之见!”

  “诺!”

  君臣二人又聊了几句,侍从入堂来报,说道:“陛下,糜氏二公祭祖已成,今在府外求见!”

  “准!”

  少顷,糜竺、糜芳趋步入堂,向刘备行礼。

  刘备凭空虚扶,笑道:“子仲、子方此行归乡祭祖,以为何如?”

  糜竺鬓角斑白,感叹说道:“离家二十余载,梓乡已然凋敝,乡人四散,难见友人。蒙陛下之福,所幸祖坟依在,竺得以率族人祭之。本以为终老楚地,不料有归乡之时,竺当拜谢陛下。”

  “无需多礼!”

  刘备多有感触,说道:“昔日朕流落东海,幸得君举族资助。纵朕兵败流落,始终相随不弃。今二君归乡祭祖,足以慰二君奔波效力之苦。”

  顿了顿,刘备问道:“二君北上东海,所经淮东是否太平乎?”

  糜竺觉悟非常高,笑道:“时有霍督经略江淮,淮东岂能不安?竺已命犬子糜威率些许族人归淮置业!”

  说着,糜竺语气加重,拱手说道:“幸陛下恩照多年,糜氏得以振兴。今淮东凋敝少民,竺愿献精壮门人四千与江淮,或为兵,或为民,皆由陛下、霍督安排。”

  相比糜竺的高觉悟,糜芳露出肉疼之感。他搞不懂为什么兄长,会这么大方,这可是他积攒多年的家底,一口气又送出去。

  “今大汉民有千万,何需四千人乎?”

  闻言,刘备不由起身,感叹说道:“子仲捐民与汉,当是令朕羞愧!”

  “仅是竺些许心意,望陛下纳之!”糜竺拱手行拜礼,说道。

  “子仲大义啊!”

  “糜公高洁!”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