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1章 阉人之后,胆敢称王?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地方郡守皆已有任命,如蜀郡太守王商、犍为太守李严、巴郡太守费观、汶山太守贺齐、巴东太守孟达等。

  至于之前空缺的广汉太守,张松无法赴任,则由夏侯纂出任广汉太守。

  且不言诸葛亮忙于案牍之事,刘备外出采风不敢离中枢太远,则是多在武汉周围溜达。

  自建安十五年春,刘备将州治汉寿、京口合并移镇到武汉以来,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

  在这四年的时间内,原本的偏僻小县鄂县,在十几万人口的涌入下来,已然成为南方首屈一指的大城。虽不及刘表治下的巅峰襄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水陆要冲的武汉,赶上襄阳仅是时间问题。

  樊市内,街道屋舍建筑崇如墉,比如栉,人声鼎沸。来自交岭、巴蜀、吴越的商贾到处可见,甚至还有来自中原的商贩。

  “襄邑织文,快来瞧瞧看看!”

  “交州明珠,仅剩五颗!”

  “巴地漆器,精美异常!”

  小厮在街边叫喊,试图吸引入市井的达官显贵。

  刘备坐于街边二楼的酒舍,见如此景象,笑道:“初至武汉,时因战乱之故,民生凋敝,田亩多有荒废。然自承明出任汉昌太守以来,与孔明协力,疏通江湖,引水灌渠,开垦荒田,百姓得以富饶,商贾得以云集,武汉之昌在于承明尔!”

  潘浚是典型的士大夫,谁当老大给谁干活。

  在刘备委任潘浚出任武汉太守,兼领武汉令以来,借着中枢移治的东风,大力发展工、农、商产业。

  工业方面,因武汉周围盛产铜铁,在刘备的许可下,潘浚采武汉铜铁,冶炼刀剑兵甲,用于提供禁军。有了甲兵冶炼,几年间刘备为中军兵马更换大量铁甲,战斗力大涨,军士愈发精锐。

  农业方面,武汉位于江湖之间,诸葛亮、潘浚围湖造田,引水灌溉,大兴水利,百姓开垦荒田,武汉得以富饶。

  商业方面,武汉位于水陆要冲,处于吴楚之间的腰部,聚集了大量的军功将领,购买力惊人,无数商贾蜂拥而至,武汉津口大盛。

  工商农三业大兴,武汉又怎能不兴盛呢?

  故潘浚在中枢的出色表现,得以让刘备重用提拔,这也是为何潘俊能升迁为梁州刺史的原因之一。

  孙乾笑道:“武汉兴盛虽有潘君之力,但与主公用人以贤有关。自世有君臣以来,常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哈哈!”

  刘备笑了几声,今日出游见自己治下城郭兴盛,将胸口闷气也不由散去。

  喝了口杯盏里的茶,刘备微微皱眉,问道:“怎是茶,而非酒?”

  糜竺品着茶水,笑道:“主公禁酒,莫非忘也?”

  “这酒舍怕是要改成茶舍了!”

  “也罢!”

  刘备品味了下茶水的苦涩,笑道:“今时当以节省粮食为先!”

  糜竺放下茶杯,笑道:“子方于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