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浸出率新高,绝对的领先地位!_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是因为高宏良特意要求加急的关系,厂家的制造速度非常的快。

  仅仅过去十天的时间,这台加工好的设备,便邮寄到了燕京大学。

  因为这只是一台比较初级的模拟反应器,整个设备并不算大得夸张,不过还是需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够将设备的各个部件搬到实验室。

  组装好整个浸矿生物反应器之后,看着眼前的这台设备,宁晨也感觉心中非常的感慨。

  宁晨不得不承认,这个厂家很好的还原出了自己理想之中的反应器模型,一些细节的地方也都做得比较细致。

  仅仅是这个比较初级的设备,造价也并不算便宜,如果是普通的实验室,肯定是无法随便承担这种支出的。

  当然,设备到货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大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去验证宁晨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大家先在各个容器之内,加入了待处理的矿石、富含金属离子等催化剂的溶液、不同的微生物菌落等等。

  这里的每个容器,都可以单独控制容器中的温度等条件,在不开启连接通道的时候,互相之间并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待每一个容器之内的环境都稳定之后,高宏良组织大家开启容器间的连接通道,测试着整个浸矿生物反应器的表现。

  如宁晨预料之中的一样,一开始的测试并没有那么的顺利,果然出现了很多之前没有预想到的问题。

  比如说,当溶液流速过快的时候,会出现每个容器温度难以控制的情况。

  而溶液流速过慢,又会让反应器的浸矿效率下降,难以发挥反应器的优势。

  另外,包括通道过滤网的材质选择、溶液pH值的控制等等问题,也都让项目组的成员们头疼不已。

  好在的是,大家之前准备了很多的备选方案,而且对整个实验保持了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这些不断出现的困难,并没有打消大家的意志,反而是更加激起了大家攻克这些问题的决心。

  经过连续数日的实验之后,这个浸矿生物反应器的方案已经变得比较成熟了。

  虽然与之前宁晨计算出的理论数据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

  不过相比其他的方案,这个方案的矿石浸出速度和浸出率,已经要高出一个档次了。

  “高老师,在我们最新的优化方案中,十天对硫化铜矿石的浸出率就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个效率在生物冶金的研究领域,应该是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的了。”

  看到了这个测试数据后,高宏良也是用力的点了点头,显然对这样的结果非常的满意。

  这样的结果,即便与之前高宏良理想中的终极目标相比,也是要高出一些的。

  实验进行到了这个阶段,高宏良与实验组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着实验成果的整理。

  与任明山不同的是,高宏良是会亲自参与成果的整理和论文的撰写工作的。

  因为项目中每个人的分工都各有不同,高宏良必须要做出全局的把握,才能够更好的在论文中体现出大家的成果。

  作为项目中的一员,以及一些重要成果的贡献者,宁晨自然也是参与到了这些工作之中。

  宁晨还是第一次接触生物类论文的写作,很多东西都是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好在高宏良、佟辰等人,都会给宁晨提供非常多的帮助。

  最终,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这篇论文的初稿总算是完成了。

  到了这个时候,高宏良也开始决定起这篇论文作者的排序问题。

  这一天,高宏良将宁晨叫到了办公室,说明自己心中的想法。

  “宁晨,我的意思是,这篇论文我想让你成为第一作者,不知道有什么想法?”

  听到高宏良的话,宁晨也是有些意外。

  虽然宁晨在这个研究之中,确实贡献了很多关键的想法,不过跟项目组的其他成员相比的话,宁晨所做的工作量也确实不算太多。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