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八章 陈三文熬夜_布衣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赶紧揣了手缩到一边。

  “三兄真是个明白人,一看便知问题所在!”李丹叹服,原来这个时代也有眼光很厉害的人物。

  陈三文笑着摆手:“李三郎过奖,我不过是从小看着父兄做这些,好奇爱玩自己瞎琢磨而已,哪敢当‘明白’二字?”

  李丹笑笑,他搜肠刮肚想了会儿,忽然伸手拿起车厢看看它的底部,又俯身瞧了会儿车架,喃喃道:

  “那西洋地势比我们这里平坦,怕他们也没想过我中国会有这么多的山岭和崎岖道路,所以看来不可照搬,需按中国之国情将它改改。”

  “改?怎么改?”

  没有立即回答陈三文的问话,李丹在屋里扫视下,看到一侧桌上似有纸笔,立即对小牛吩咐:“研墨,找张纸铺开。”

  在小牛过去执行的当儿,他指着车厢底部和车架说:“我们得想办法,在这两者之间装个减震器。”

  “减震器?”

  “车厢与车架之间有四个接触点,车厢负重多少,它的压力就会传导在这四个点上。”

  李丹走到桌边,提起笔,画了个长方形,点了四个点告诉陈三文。

  正要接着说,看看纸张皱下眉,吩咐小牛:“去铺子里拿一刀好纸,再买些好笔墨来。”小牛答应着出去办。

  李丹先就着现成的纸画起来,他修改了原方案,把赶车人的位子和车厢前端连在一起进行简化,然后在底架和轴套间加装减震的弓形钢板。

  “你看,每块钢板的尺寸、弓力都不同,受到来自上方车厢或下方车架的挤压时,压力层层释放,这样就可以实现减震的目的。

  四点上各安装一个这样的减震器,岂不是前后左右都照顾到了?”

  “妙呀!”陈三文击掌叫道:“这样一来全解决了,三郎如何想到的?”

  “问题的根本来源于哪里?只要解决根本就解决了一切!”李丹放下笔,指着解说:

  “颠簸是因为车轮轴套直接固定在底架,所以地面的不平直接通过车轮传递到轮轴和车厢。

  那么在轮轴、底架和车厢间假如有某种设计,好像棉被那样延缓这种传递,是不是颠簸感就少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妇人出门时,车夫都在轿厢里铺垫毛皮、棉被的原因呐!

  只不过把这层铺垫换个形式,改成减震器移到底架上而已。”

  他说完又问:“你可晓得什么是弹簧?”见陈三文摇头,他从地上捡起卷刨下来的木屑,将它裹在笔杆上,然后将笔杆立在桌面:

  “你看,上面受到压力时,它向下挤压,压力消失手松开它又回到原来位置,可以如此往复。

  这东西若是用粗钢丝做了,一头固定在车厢,一头固定在车底架,是不是上面的人和货物就感觉悬在云中一般,不至于太颠簸了?”

  “是极,是极!”陈三文拍手叫道。

  “如此,车厢和底架间、底架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