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五章 丰宁王之秘_布衣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任丰宁王赵传佑是丰宁宜忠王唯一的儿子,首代王宜贵王的孙子,理论上说来是当今靖武皇帝未出五服的堂弟。

  本朝太祖皇帝不但能打,而且能生,十八个成年皇子有十二个带兵打仗,帮着老子东征西讨。

  建国之后过淮北伐、击辽东、收蜀汉、取关中,历次用兵都有皇子们的身影。这种情形直到太祖去世前才逐渐减少,最后只有晋王、遵王、肃王和永王还兼有节度使的职分。

  无奈太祖爷身子骨着实硬朗,以开国之君身份竟毫无悬念地活到八十大寿,更奇妙的是他老人家身经百战却从无一次受伤,居然是睡梦里无疾而终的。

  李丹不由自主地把他和前世那位朱皇帝比了比,发现大抵原因在于太祖出身地方豪强,家里有地有商队,也有先人曾经做官,所以受的苦比较少,饮食充足,身体底子更好,同时因家里有往南洋的船队,眼界也更加开阔。

  这就是为什么本朝比大明更宽容、风气更疏朗,不曾有大规模诛杀功臣、文士,以及限制工商发展的缘故。

  当然,这和历代皇帝都坚持自己是赵宋余脉,努力继承其文化和风格也不无原因。

  然而八十岁的太祖爷和老朱一样存在个严重的问题,他在位时间太长了!七十二岁那年传位给太子,是为承宗。

  永年四年承宗皇帝患心疾去世,太祖爷扶持皇孙登基是为衍宗。不料衍宗承继大统才一年,在猎场归来途中遇大暴雨,慌乱中衍宗被惊马冲撞身亡。

  因衍宗皇子尚幼,太祖不得不复位临朝。三年后新君即位年号隆治,又过了半年太祖才去世。

  就这样极为长寿的开国之君亲手扶持了三代皇帝才去世,让李丹咂舌惊叹。

  接下来就是李丹儿时起便听大人们常念叨的故事了。隆治帝幼龄登基,被大臣宋端等人左右,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倾向集权和文治。

  他下令停止对鞑靼人和西域的铁力汗国进行征讨,希望与民安息,但另一面却仿照杯酒释兵权的做法架空了五军都督府,同时下诏皇族、外戚无特旨不得统兵。

  收回军权后,自信满满的隆治皇帝一方面扩大文臣权力推行内阁责任制,另一方面开始实施府卫制与营兵制结合的道路。

  他将卫所规模缩小并限定于镇压内乱、协助治安,而以营兵作为内外作战主力。这样便使太祖时代部队只认将帅的情况得到缓解,却导致了军队上层与武勋们对皇帝和文官的不满。

  接下来便是惊心动魄的削藩运动。当隆治皇帝发现大量的皇族会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剧,便在宋端的协助下削减诸王实力。

  这时候他倒没像朱明那位建文帝一样冒失,而是先派兵进驻诸王所在城市,然后告诉他们天下太平、你们的安全朕派兵负责了,然后亲王许保留三百二十名卫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