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赛魁星拆信_布衣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办妥了?”

  “办妥啦!”小乙凑近些悄声道:“主持方丈室屋后,左起第三块条石下面。”

  李丹点下头,拍拍他肩膀:“小乙哥辛苦,他们也到了。走,一起吃喝去,尝尝我做的蒸肉味道如何!”

  杨乙咧嘴一笑。他是个失了父母的孤儿,自小在姨母家里长大,所以和李丹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两人犹如兄弟手足,有些话不用出口便知道对方意思。

  像李丹拍他肩膀,这年月不兴触碰别人身体,但他知道李丹这样是表示感谢和亲密,而他也知道丹哥儿没有恶意,能允许这种表达的方式,基础在于充分信任对方。

  来到楼上,和众人见面,李丹双手背着退后一步上下打量。

  见杨大意选了件蓝灰深衣,外面套件青色大氅,脚上也换了双新的牛皮快靴,不由笑道:

  “兄这一换装我差点认不出了,果然人靠衣杉呀!”众人大笑。

  因今日名义是为杨大意接风,所以请他坐了上首,顾大和小乙在两侧,李丹坐他对手,两边是刘宏升和李彪。

  李彪自诩晚辈,忙着为众人倒酒。李丹便开口请杨大意先行一杯,见他起身捧了杯子道:

  “杨某落魄,得遇贵人与众兄弟,为我购衣、安置下处(旅舍)、疗养马匹。

  大意感怀备至,无以为报。这杯酒敬诸位,在下粗人不会说话,都在这酒里了!”说完仰头先饮了。

  众人便叫好,纷纷跟着饮酒、吃菜,又见伙计端上来李丹亲手做的菜品、羹汤,无不叫好。

  尤其那菊花豆腐,让所有人惊呆了。

  酒酣耳热,杯盘相交。这时李丹注目杨乙,他见了明白,边夹块蒸肉与杨大意,边做不经意地问:

  “杨兄,你我同姓,幸甚!我就视你为兄长了。不知兄长到底是为的什么,千里迢迢来我们这个小地方,又如何被困在此的呢?

  我刚才听你意思是来出公差,兄长可是官家之人?”

  “嘿嘿,也算,也不算。”

  “怎么讲?”

  于是杨大意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杨大意家中本是个最普通不过的船工,父母两口儿都在河道渡口上撑船渡客,日子勉强还过得去。

  十岁那场大水(李丹父亲去世)故乡一片泽国,百姓生活顿感艰难。

  恰好有个和尚坐他家船去临清,相中这孩子力气不小,便和他父母商议说愿意出十两银子,带杨大意做个十年俗家弟子。

  所谓俗家弟子,吃住在师父那里,不用剃发出家,还可以时常回来探亲,十年后不管你学成啥样都得下山还家。

  那会儿有这十两可是救命的钱,大意父亲回身看看身后三个更小的孩子点点头,于是杨大意挑上师父的箱笼跟他上了五台山。

  这十年里他不但打熬身体学会身武艺,而且在师父指点下得以识字,还看了不少史书和典籍。

  到第十年师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