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通航条约》(中)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探讨一下。

  比如刚才这个问题,根据您的回答,我是否能理解为大明帝国及暹罗王国都没有对马来半岛各国、各势力当前局面加以改变的意图?”

  高孟男沉吟了一下,忽然转过头朝佩德罗问道:“佩德罗船长,罗明坚神甫说你还和他一起研究过我们大明的学问?不知道你是否知晓我大明贡举要考哪些书目?”

  阿尔弗雷多和佩德罗都是一愣,但佩德罗还是回答道:“阁下,我在葡萄牙国内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宗教和海事方面,师从罗明坚神甫时主要学习的汉语基础,对于哲学与文学,我只是对稍微了解了一下,并不是太懂。

  据我所知,大明帝国的贡举考试主要考四书和五经——不过我必须强调,我只读过几句话,用汉语中的说法来形容,大概只能称为‘略知皮毛’。”

  高孟男心说:才读了几句话就敢说略知皮毛了?你那根本连开蒙都算不上。

  好在他也不是要关心佩德罗的学问,因此只是淡淡一笑,继续问道:“你可知道吾弟求真所选本经为何?”

  “啊,这个我听神甫说过,高务实阁下的本经是《周易》。”佩德罗兴奋地回答了之后,又有些纳闷:“可是我不理解您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些?”

  “所谓《周易》,自来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高孟男呵呵一笑,道:“若你了解《周易》所言之意,便知求真吾弟与我,对你们所言的马来半岛局势一事持何态度了。”

  阿尔弗雷多有点头疼,他曾听传教士们说过,大明帝国的官员考试实际上是在考哲学,而根据他的一贯看法,哲学这玩意极其烧脑不说,还特别依赖天赋。

  高孟男把这样一件需要明确态度的事推给了一本哲学书,在他看来简直是在胡来,现在只能指望佩德罗在罗明坚神甫那里学到过《周易》的思想了。

  阿尔弗雷多将求助的目光投到佩德罗脸上,谁知后者一脸尴尬地挠了挠头,干笑道:“啊,这个……我记不得了。”

  确实有点尴尬,不过倒也可以理解。《周易》成书极早,“微言大义”到了一定的程度,哪怕是在大明的科举中,选择《周易》为本经的士子也一直都在少数。

  不过,高务实当年之所以选择《周易》为本经,正是因为它的思想最符合自己的认知:万事万物永远在不断变化,但却“万变不离其宗”。

  易,变化也。

  高孟男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一切都在变化,而“我们”的态度也同样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他根本不打算做任何保证。

  只是这话直接说出来可能不太好,那不如就换个方式,以《周易》为托词,让他们自己猜去。

  佩德罗学问不到位,哑了火,阿尔弗雷多只好轻咳一声,道:“高孟男阁下,还有一件事,我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