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4章 费英东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了中原人的记载之中,中原人从此知道,在那片北方苦寒的大地上生活着一群造箭、射箭的人。他们上古称“肃慎”;秦时叫“沃沮”;汉晋时为“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时叫“女真”。

  他们应该算是同一族群,却又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断渗入新的血脉。他们曾一路向南,灭辽吞宋,在中原建立金国。里有太多他们的故事:金兀术、粘罕、哈密蚩,还有被小将岳云砸下马来的金弹子。

  等到蒙古崛起于大漠,金国和南宋先后灭亡。多数女真已然同化于华夏。只有留在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还带着他们祖传的箭,在遮天蔽日的密林里,依旧一盘散沙。

  彼时若能踏足这片森林,或许会看到一群髡头女真人,手持长箭和大弓,小心地朝潜藏在林间草丛的猛兽飞禽围过去。

  他们共有十个人,两个一组,排列成一个“凵”字。两组人组成了左边的“丨”:在上的一组叫左围端,在下的一组叫左围肩;右边的,自然是右围端和右围肩了;中间那个“一”,叫围底,是剩下的那一组。

  这个“凵”字,就象一个口袋,开口朝着他们前进的方向,要把狐兔装进了口袋里。等到口袋里装进了足够多的狐兔,围底的两位女真人就开始张弓放箭,射杀被围的猎物。

  此时,左、右围端和围肩的人并不动手,只是小心地提防猎物从自己这个方向逃窜。等到打猎结束,十个人才散开队形,将猎物收拢起来。

  这是女真人千百年来习惯的狩猎方式。它总能保证猎手们猎杀大量的猎物,远比他们独自出猎要多得多。

  事实上,这种狩猎方式与中原兵书中所谓的“围三缺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人类对手更聪明,所以缺的那一方可以是真的缺着,而围猎则未必——这一横迟早是要将口袋封闭起来的。

  在这十位女真猎人中有一位很特别。通常他都是最强壮、最冷静的一个。除了大家都有的弓箭短刀外,他的身上永远比别人多背了一束箭。

  在围猎前,每个女真人都会从自己的箭囊里抽出一枝箭来,凑成一捆,交给临时推举出来的这位首领。

  女真人管这束箭叫做“牛录”,意思是大箭,象征着权力,就像中原人的印玺、蒙古大汗的大纛。而在更遥远的西方,国王使用的是权杖。

  从肃慎向大舜和周武王进贡梏矢石砮的古老年代开始,箭就是女真人的信物,是权威的象征;而握有箭的人,就是主宰命运之人。

  共同狩猎、献出一枝箭的十个猎人就临时构成了一个“牛录”,也就是一个箭。拥有这束箭的首领叫“牛录额真”,意思是箭主。

  似乎没有哪本书解释过这束箭本来的用处,或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