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0章 何时可以回京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离报废不远,也不知道多久才缓过气。

  朱翊钧想到这里,就不禁对户部不满了起来,对于沈鲤这位自己昔日先生的才学也有些怀疑。朱翊钧倒是知道沈鲤品行不错,但就近来做大司徒的表现而言,朱翊钧认为沈鲤并不合适。他这个人从品行来说可以管钱,但管钱不等于理财,他做户部尚书的表现是不合格的。

  申时行的这口软钉子扎得非常高明,朱翊钧已经起了调整户部尚书的念头。

  不过朱翊钧现在也不光是关注这茬,他还很担心辽东的局面。

  高务实的眼光已经被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过了,那么他口中的“松嫩平原”想必也真的是一块宝地。这么一块宝地,如果被开始农耕化的察哈尔部掌握,对大明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在俺答封贡的时候朱翊钧就听说过了,蒙古人之所以人丁不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食物有限。游牧生活虽然不要什么本钱,但白灾黑灾之类的灾害对他们影响太大,一个运气不好就要冻死病死大批牛羊。

  冻死的牛羊当然能吃,但要知道吃肉本身只是少数人的享受,绝大多数牧民平时主要是食用各种奶制品过活,冻死的牛羊可提供不了这个,因此食物的总量就大大的受限了。吃的满足不了,人口当然上不去,蒙古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喝风拉烟活着。

  于是在土默特开始进行农耕的时候,就有人担心将来的土默特人会变得不可控,不过当时高务实打消了他们的顾虑。高务实表示,土默特适宜农耕的领地过于靠近大明,如果他们将来真的不受控,那就会导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情况出现——大明可以很方便的出塞扫荡他们的田地。

  土默特人要么选择保地,要么选择保人。保地,则他们将无法发挥骑兵优势,将会被迫与大明打阵地战,这对土默特而言是绝对的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保人,那么他们种下的庄稼就算是送给大明了,而习惯了粮食供给之后的他们,必将因此受到严重的打击,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是可以预见的事。

  但是高务实的这个说法有个关键要素,就是土默特的农田离大明太近,而高务实提到的那个“松嫩平原”不仅很大,而且离大明也有一定的距离,至少比土默特方面的农田要远不少。更何况海西女真那边比漠南要冷,明军想要出兵,需要克服的困难也越大。

  “皇爷?”

  陈矩的轻声叫唤惊醒了朱翊钧,他朝陈矩望去,问道:“何事?”

  “开原参将麻承勋和沈阳游击戚金均有新的奏疏呈上,皇上可要御览?”

  不是每个皇帝都跟朱元璋一样是个工作狂,朱翊钧平时可很少看参将、游击的奏疏,同品级的文官奏疏才会御览,因此微微摇头,道:“你说吧,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