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7章 “皇爷急召”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湾总得有人,移民越多,粮食缺口就越大——这些人一开始肯定没法做到粮食自给的。

  硫磺搞定,还有硝石。大明的硝石产地和硫磺产地很接近,尤其是四川,又是主力军,另一个则是陇西地区,这都是挖土硝矿的产地。

  除了挖矿,剩下的就是“脏办法”了:从厕所里熬硝。当然,大明还不至于沦落到跟英格兰的查理一世国王那样,下令全国的厕所都归国家所有,所以大明的这种熬硝基本上属于民间行为——当然卫所也干,但朝廷一般不会直接说这个事。

  高务实一直在找“境外硝矿”来源,结果还真给他找到了——在土默特。

  具体一点说更是巧得出奇,几处大的硝石矿产地都在把汉那吉的老巢西哨控制下的地区,后世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把汉那吉的西哨地区其实是很大的一片地区,有多大呢……大概就是从后世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开始,再往西的内蒙古地区全都是,一直到大明的甘肃边境,估计得有二十万平方公里,比辽东还大。

  当然,这些地方都是地广人稀地区,原先在把汉那吉部也没什么鸟用,他本人作为领主,甚至都没去过那里。

  当京华的人在那边发现了硝石之后,很轻松就和把汉那吉商议好了开发计划。

  开发计划很是优厚,把汉那吉以彻辰汗和西哨台吉的双重名义,把后世的基龙通古、巴音达拉、和屯盐池三大硝石产地,以每年三千两银子的价格包租给了京华。

  没错,三千两,打包。唯一的条件是,和屯盐池的盐京华不能动他的,只能挖硝石。

  这倒无所谓,高务实又不缺盐,他自己有营口盐场,舅舅有长芦盐场,如果再等几年把营口盐场的改建扩建全搞好,他说不定就是天下第一大盐商了。

  到时候高、张两家在盐业上的地位,不敢说天下三分有其二,最起码天下三分有其一是肯定没问题的,所以和屯盐池就让把汉那吉自己留着好了——反正蒙古人连精炼都不会,只会卖原盐,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产量也一般,爱谁谁。

  大明朝廷对经济的控制水平其实也很一般,只管大明自家境内生产的,境外的不管,所以这三大硝石矿的产出高务实完全可以绕过监管,只要交百分之三的税就完事了——这个数是高拱在位的时候定下的,全国绝大多数已经开征的商税现在都是这个标准。

  这么一说来,安南这场仗打得有点早,硝石问题虽然已经算是解决了大半,但是硫磺那边还八字没一撇,所以现在高务实如果需要安南对缅甸开战,硫磺问题只能从日本想法子。

  京华跟日本现在是有贸易的——北洋海贸同盟就干这个,因此高务实要从日本买硫磺并不是做不到,况且日本由于处在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