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古寺青灯_飞鱼过肩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建文年谱》载:帝(建文帝)知事去,遂纵火焚宫……于六月十三日未时从鬼门遁去,从者二十二人……

  虽然史书众说纷纭没个定论,但林鳞游是相信,朱允炆是还活着的。

  朱棣可以公开大肆追杀建文余党,但绝不可能公开去寻找侄子建文帝。自己是打着“靖难”的旗帜坐上龙椅的,杀建文党人,是因为他们反对自己靖难,所以他们都是“奸臣”,杀之有名。

  但如果公开派人大肆寻找侄子朱允炆,无异于告诉所有人,建文帝还活着,心中别有企图的人必然会蠢蠢欲动。

  所以,他只秘密派了两个人,一个郑和,一个胡濙,一下西洋,一过江南,以寻仙的名义。

  ……

  船缓缓靠岸停稳,两艘船几乎同时放下跳板。

  林鳞游张贲带着校尉上了岸,这才看到,头船上带队的,是一个文官,头戴乌纱帽,身着团领,腰系素银束带,看他胸前的补子,是只鸂鶒,看来是个七品官。

  岸上等候的管家带着随从迎上来,随从的灯笼上,都有个“沈”字记号。

  “三位大人,舟车劳顿,辛苦了!”管家笑着冲文官和张贲他们行了一礼,“委屈三位,今晚在寺中客房暂歇,我家老爷,安排了明日酒宴,为三位大人接风洗尘。”

  张贲看清了文官的脸,一张翘嘴特别显眼,走上前打个招呼:“哟!丁给舍,原来是你啊!”

  “我也没想到,跟在我们屁股后头的,原来是张将军你。”文官丁给舍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本官有点困了,张将军,我就先去歇息了,明儿个见。”

  说完,钻入一旁等候的轿子,转过题有“寒山寺”三字的黄墙照壁,顾自去了。

  “怎么他有轿子,我们大人没有?”校尉们甚是不爽这文官的态度,但文官已跑,他们只得将不满宣泄在沈府管家身上,为自己的大人换回点面子。

  管家赔着笑,小声说:“将军,文人之流,身子骨娇弱,脚软……方才那位大人每次来,都要乘轿,已成定例……并非是故意怠慢两位将军啊!”

  林鳞游道:“不错,这有些个文官,身上除了嘴硬,其它没一个地方不是软的!”

  管家道:“两位将军头一回来,咱也不知道你们喜欢坐轿,你看现在这么晚了,也来不及安排……”

  张贲一摆手:“不必,武人坐轿,岂不贻笑大方?带我们去客房!”

  “是是。”官家应声,挥手带着随从打亮灯笼在前头开路。

  转过照壁,走上一座石拱圈古桥,桥下流水潺潺,汇入来时的江中。过了桥便是山门,两棵围抱的樟树一左一右地耸立在山门两旁,树上有猫头鹰咕咕叫着,深夜看来,都显得有些阴森了。

  进了山门,入眼是一左一右两座阁楼,飞檐翘角,左为霜钟楼,右名枫江楼,都是取自于张继的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