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一章大秦的发展计划【求订阅啊】_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几天,赵昊一直在跟韩生,萧何,曹参等人讨论如何规划咸阳城。

  从商业的角度考量,咸阳城作为日后西部第一大城,必须要有足够的潜力。

  如何恢复商业,刺激消费,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就业岗位,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说到底都绕不开一个问题。

  那就是大秦抑商的环境。

  就算始皇帝答应开商,大秦抑商的环境,已经形成了上百年。

  想要让商业进行发展,就必须改变大秦抑商的环境。

  如今,纺织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按照道理,商人们肯定能够看出纺织厂的潜力,但是,开办纺织厂的商人,少之又少。

  这是为何?

  因为不敢!

  大秦对商业的限制,非常严格,主要从吕不韦开始,嬴政对商人做大做强,有一定的抵制。

  再加上大秦以前都是类似于半军事化的管理,商业本来就不发达。

  这说出来可能有点尴尬,然而,事实上这个时代的少府,支撑起了大秦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生产力,真正的民间生产力,只有百分之六十。

  相当于整个国家,接近半数的是国企,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状态。

  要知道,少府才十余万人。

  而秦国目前有两千多万人。

  十余万人支撑起一个两千多万人口的国家百分之四十的生产力,这是什么概念?你可能都无法想象!

  但是也没办法,针对商业这块国策,是秦国历代先王定下的,始皇帝嬴政盖棺定论的,没人可以轻易违背。

  而且,难度还不小。

  赵昊做了很多准备,甚至拿出了大秦的五年规划。

  这是他和萧何,曹参,韩生,陈平,包括张苍,王绾,冯劫在内的所有人商讨出来的。

  首先,利用咸阳城改造计划,解除部分不合理的商业限制,然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让大秦手工业,轻工业进行一个长远发展。

  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赵昊心中已经有了模版,那就是大力发展重工业。

  比如,冶炼钢铁,水泥厂,石灰厂等科研技术,可以投放给民营企业,促进大秦重工业发展。

  若不是大炼钢铁会造成产能过剩,赵昊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发展重工业。

  毕竟轻工业关乎民生,重工业关乎国力。

  仅仅靠少府那十余万人,明显是不够的。

  况且,现在还没有找到大型的铁矿矿脉,冶炼钢铁也只能部分冶炼。

  「公子,你说的五年计划,已经编纂完成了,就等着陛下批复了!」

  韩生看着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字的计划书,兴奋地朝赵昊示意。

  赵昊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他对商业只是一知半解,但上辈子的耳濡目染,让他动动嘴皮子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比如什么垄断,什么资本过剩,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等,赵昊还是知道原理的。

  原本萧何,韩生他们有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