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8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慧明见他满面风尘,袍子上的都是泥土,不禁调侃道,“方侍郎这段时间很忙嘛。”

  方以智忙施礼道,“学生这段时日忙着筹备银行,又有几日没来给先生请安了。”

  “咳,不存在,不存在,你心里有我这个先生就够了!”刘慧明暗叹这个时代当人家的老师就是爽,问道,“银行筹备得怎么样了?”

  方以智道,“学生以奉旨完成选址,正在夯实地基。砖窑也已按图纸建好,一些有经验的工匠正在调试,很快就能出砖了。”

  刘慧明苦笑一声,道,“我问的不是这个,这些小事需要劳烦你亲自去做吗?你不是有属官吗?随便派个属官就行了啊!你要把重点放在钱庄身上,要收银子上来,这才是重点啊!另外,银行的规章制度也是重中之重,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小事上,要把精力放在顶层设计上面,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方以智忙点头道,“是,学生知道了!蒋臣已投到学生幕中,正辅佐学生游说钱庄,目前已有八家钱庄应允。”

  刘慧明笑道,“我这里两家,还有陛下的一家,另外五家是谁?”

  方以智赧然道,“隆平候府的保至兴号、张大司寇府里的日昌隆号……”

  方以智如数家珍,报出来的都是当日朝会时表态支持的官员,只有隆平候张拱征是个例外,不过他也算不得例外,宣府一案让他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爵位被降低了一级不说,还交了大量的赎金,府里都快掏空了。崇祯被动他的钱庄就是在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张拱征也很聪明,重见天日之后二话不说就把账本送了过来,只等银行建好就上门拉银子。

  刘慧明皱眉道,“我记得那天朝会举手的有十八家啊,还有十家呢?”

  方以智无奈道,“尚无动静。”

  刘慧明想了想,道,“以‘大明银行’的名义在报社登个启示,让他们在十月初一之前自动将账本送到京里来换取勘劾,逾期者,官府将查封他们的钱庄。”

  《京报》已经代替了驿递成了大明传播消息最快的渠道了,朝廷也经常把一些不太机密的政策发在报上晓谕天下,凡响想当不错。

  方以智怔了怔,他以前做的都是清贵词官,根本没经历过这样腥风血雨的事,突然听闻要掀起一场大波澜,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小声迟疑道,“如此这般是否太过刚强了?”

  刘慧明冷笑道,“你怕什么,到时候我与你三千兵马,谁敢不从,就按图索骥,你熟读史书,可曾见过商贾举起造反的?”

  唉,大明的读书人啊,打起嘴炮来个个都是岳飞文天祥,真要让他去做实事的时候腰板就挺不直了,方以智今年不过三十三岁,踏入官场才三年时间,按理说正是年轻有为奋发向上的时候,却也沾染了不少犬儒的毛病。

  方以智还是有些举棋不定,刘慧明便把脸一沉,不理他了。

  方以智吓得又跪倒在地,辩解道,“先生容禀,非是学生怯懦,实是此事干系重大,学生一时难以抉择。”

  刘慧明冷笑了一声,道,“你读了那么多书,天天把‘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挂在嘴边,时刻想着效法孔明、魏征、王安石、张居正,你以为他们就是像你们想的那样仁慈吗?远的不说,就说张居正,他变革十年,你知道他手上沾了多少人命吗?你真以为改革就是请客吃饭这么简单吗?”

  方以智被训得面红耳赤,嚅嚅不敢言。

  刘慧明敲了敲桌子,一字一句地道,“道远任重恐神疲,皓首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大名臣林则徐的诗就像一剂麝香,总算深入到了他的灵魂深处,他也明白刘慧明看重他的原因了。

  方以智起身长身一躬,郑重道,“恩师教诲的是,学生定当以此为座右铭反省自身,拯救大明苍生于水火之中。”

  “好,好,希望你说到做到!”刘慧明伸手示意他回坐,道,“你且大胆施为,遇到难事尽管来找我,有我在,保你平安无事。”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