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目光短浅_都市天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这才让清洁计划办公室的副主任比较难办。照林栋以前的原则,这些国外城市是无法在目前参与到计划里的,毕竟还有很多国内城市都还没轮到呢。

  而且如果按照林栋以前的做法,即使最后把国内清洁计划改造完成了,轮到国外那些城市了,也是不可能像塔市那样不要钱还贴钱,那铁定是要大敲一笔的。

  这事林栋做可以,刘汉良做起来就不对味了。

  好在林栋才是这个办公室的主任,他只是副主任,而且现在又在没白没黑的为那几个城市设计方案,这四个国外城市是否能进行清洁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决定,就得由林栋来做了。

  林栋这一次,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实在是不太好做决定。

  如果按林栋以前的想法,这四个城市想都不用想,直接排到最后去,顶天了也就是等他们的市长过来后,商量一下,往前挪一挪位置。好事,肯定是先紧着自己国家的城市先来,这是原则。

  但是,原则并非没有底线。

  清洁计划能够给城市带来多少好处,别说那些从政者,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出来。这其中可能会短期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但长期来看,整个城市都将因此受益。

  但是,即便如此,这么好的一个计划,已经有塔市和西部省乌孙地区的现实的明证,但对长缨集团发来邀请函希望能够让长缨集团帮助改造城市规划的城市并不多。

  难道他们看不出清洁计划的好处?

  显然不是。

  华夏实行的是流官制,一任官在一地任满三五年,如果有政绩,就会升任到其他地方。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在一个地方盘根错结形成固有势力。但缺点也是不少人走茶凉,人去政息的事情比比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萧规曹随的。

  从政理念不一样,施政办法自然不一样。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临近两个县都是洪水泛滥的地方。甲地县长一上任就加固河堤,修建导洪渠,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把泥石流高发的地区人家往安全地方转移,因此还造就了钉子户,不少人上访。

  乙地县长上任后,加紧储备防洪物资,普通防洪知识,宣传抗洪办法,特别是洪水来了应该怎么预防。甚至为了提高洪水来时人的生存率,全民普及游泳。

  当年洪水袭来,甲县因为措施得当,洪水最高峰时没有冲破堤坝,全县平安。

  乙地堤坝被洪水冲垮,县长为救群众身受重伤。

  第二年,甲县县长继任,乙县县长事迹被广为宣传,然后升任地委副书记。

  甲乙的施政办法不同,县里洪水袭来,结果自然也不同。流官制,虽然很多人也在尽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还有不少人只看中短期利益,根本不去考虑长远的利益在他们看来,那是继任者的事情,他就是做得再好,那好处也到不了自己的头上,与其给继任者留好处,还不如自己在任期多搞点政绩工程,为自己的从政路上添点光彩呢!

  ps:感谢书友傲剑星狼的打赏,感谢书友那些年的、ttgz、傲剑星狼、逍遥农民8、困告不着的响马和书友160728005027717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外面大风……狂风……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