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八章枭雄的余音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所以,他需要时间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确定自己的继承人。

  在他死后,保持帖木儿帝国不分裂。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之前,帖木儿是不需要一个太子的。但是而今的他,似乎能听到死神的敲门声,他真的需要一个太子了。

  帖木儿在绝境之中,又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

  在帖木儿的精神鼓舞之下,他带来麾下一万多将士,翻越山口,进入印度。召集当地旧部,一股做气,立即东进,大破数万当地印度王公的军队。重新占领的德里。

  随即分兵四略,不过一年两年之间,借助当地人力物力,就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与当初帖木儿帝国自然不能相比的。

  毕竟,伊斯兰教很早就进入了印度地区。已经好几百年了。帖木儿上次过来就是击破德里苏丹国,只是打胜之后,他在其他方面有战事,所以只能撤回去了。

  只是在印度这里保留了几个桥头堡。

  而今,帖木儿虽然只有一两万人。而德里苏丹国换了一个王族之后。也恢复了一些元气,在数量上远远的超过了帖木儿所部。

  但是依旧打成了上一次的战果。

  帖木儿仅存的部众,都是帖木儿的死忠。而帖木儿大败的消息,这个时候还没有从北边传过来。帖木儿更是借这个时候,虚张声势。让德里苏丹国以为后面有大军,军心士气都崩不住了。

  然后被帖木儿所败。

  只是问题是,帖木儿虽然用印度的人力物力迅速恢复了元气。将带来的人全部封为印度贵族。征召了很多印度兵。

  但是印度兵哪里与帖木儿原来那些将士能比的。

  就好像夷陵之战中,刘备所丧失的将领,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而帖木儿丧失了燕王手中的将领,虽然被燕王打得很惨。但是比起印度兵,也是如此。

  印度本地的兵源很也很差。

  似乎谁来到了印度,都会被印度人同化。变得不能打了。

  德里苏丹国本来也是从阿富汗方向过来的突厥阿拉伯人。而今,被帖木儿砍菜切瓜一般打败了。但是帖木儿搜刮一番后发现。这些人已经是印度最能打的一批人了。

  如此一来,帖木儿也不知道如何才能重振大军,收复故土,还于旧都了。

  凭借手中这些人打败燕王,他想都不敢想。

  估计打回去,是帖木儿最后生涯之中,永远不可能企及的梦了。

  当然了,这是后话。

  帖木儿为了防止燕王知道他在印度,一直封锁西北山口。只是他不知道,印度在陆地上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但是对大海却是很开放的。

  消息不能从西北山口传出去,但是可以从印度传到大明,然后从大明传到西域,然后从西域传到燕王耳朵之中。

  于是,燕王还是从大明知道了,帖木儿的存在。

  不过那已经是数年之后的后话了。燕王也与当地伊斯兰教交手好多次,见血的不见血的,算是勉强磨合了彼此。知道彼此的想法。

  这才有机会,将心思放在其他地方了。

  比如追查帖木儿的下落,将帖木儿赶尽杀绝这一件事情上。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