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三章 景范_制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大的郭宗谊,便是最好的押注盘口。

  郭宗谊省得利害,当下主动邀请:“此处不方便说话,换个地方如何?”

  景范连连点头。

  “那便去翠楼罢。”郭宗谊定了地方,唤来廊外等候的吴深,吩咐道:“你去翠楼,订一桌上等席面。”

  “唯。”吴深本官在内侍省,郭宗谊经常带着他在宫中行走,侍卫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请。”郭宗谊侧过身,顾景范道。

  “殿下先行。”

  君为臣纲,此是礼节,郭宗谊也不推让,领着景范,一前一后,出了宫。

  至翠楼,两人甫一落座,景范便直言道:“殿下,皇朝立国三年,臣巡察四方,始觉各地面貌已焕然一新,但仍有不足,重点便是在这刑讼一事上。”

  景范这个看法倒颇新奇,郭宗谊本意是想问王殷聚敛一事,但听景范这么一提,登时也来了兴趣,当下便问道:“刑讼事不是刚下过诏,要地方各司其职吗?”

  景范摇头:“臣所言并非这法司规制,也非人事职权,而在刑统!”

  刑统,便是以刑律为主,兼敕、令、格、式汇编而成的刑律统类,自唐宣宗颁行的《大中刑律统类》之后,便成各朝司法律。

  现在皇朝的法书为《大周续编敕》,是集自后唐至后汉以来,及立国初时相关刑法敕条汇编而成,郭宗谊也看过,文意古质,条目繁多,想吃透了,少说得几年功夫。

  “所以卿的意思是,要重新编定刑统?”郭宗谊问道。

  “正是。”景范郑重点头,“当今皇朝法书行用多时,兼前后敕格,相互重叠,亦难详定,以致地方推官断讼,多有不明,皇朝当重新册定,务以节要,编纂成书。”

  郭宗谊颔首,应下了此事:“我回头便请和凝给陛下分说此事。”

  和凝五朝老臣,善断,其所著《疑狱集》,罗列汉至今时疑难案讼近百例,所记皆平反冤狱、抉摘奸佞之事,俾司宪者触类旁通,以资启发。

  由他出面上奏法书事,郭威、郭荣都会比较重视,也省得朝臣们私下里对郭宗谊说三道四。

  “谢殿下。”景范朝他拱拱手。

  “不过卿为何独挑此事与我分说?”郭宗谊奇道,“州县弊政层出不穷,贪官渎吏、权臣豪绅也遍地都是,为何不与宗谊说说呢?”

  景范略一沉吟,直言道:“非臣有意隐匿,只是臣久在县乡,深知法统乃治政清肃之根本,官员贪墨、重臣跋扈,皆是无法约束罢了,殿下俯视山河,志在天下,那些琐案不应入殿下之耳,厘定法统纲常,才是您该操心的事。”

  景范此番言论令郭宗谊大感意外,他见过许多能臣干吏,都是治世之才,但无一人,有景范这样超前的管理思想。

  当即,他顿然起身,正衣拱手:“景卿此言,如醍醐灌顶,令宗谊茅塞顿开,请受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