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四叶轮、设备与深渊_灾变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老拨动了升降台旁边的开关。

  ‘嗡嗡——’

  平台开始缓缓上升,载着我们一行五人。

  抵达二层平台,二层用钢板悬空隔出了一个房间。

  房间装着钢化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仪器的红光。

  而二层连着升降平台的,还有几条钢板悬空铺出几条钩索,看着不像是给人走的,更像是用来运送货物。

  我们走进中控平台,耳边的嗡鸣声更加明显,这里面便是发电机的所在。

  “中控台负责分配物资到各个区域,而这间屋子,也是动力室。”

  孙老头不急不缓的开口,指着一个覆盖着灰尘的油孔,“电机是柴油发电,储量装满,可供应基地全部电力设备运行半个月。”

  像是怕我们不信,孙老拿出手上的本子,“上面有提到,每月运送柴油的接收方式。”

  我走到油孔旁边,伸手摸了一下边缘。

  从边缘可以看到,储油箱里面几乎是干涸的。

  而旁边的指示灯也显示着红色。

  “这是在烧干油,全靠残留的柴油撑着,顶多能撑一晚。”孙老在一旁解释着。

  “也就是说,我们要去寻找柴油,才能保证电力的供应?”

  我皱起眉头,其实电力对我们来说,只是有一个照明的作用。

  可是,照明却尤为重要,这处基地里,只有操作台顶上透光。

  生活区和试验区,全靠灯光照明。

  如果在这里长住,谁又愿意一直呆在黑暗里,或者守在篝火边呢?

  孙老头带着我们走出中控台,一言不发的进入试验区。

  他介绍的东西,专业名词我记不住,但大概的作用,我有了个印象。

  一个冶铁炉,这个炉子不大,但我觉得它被设计得很精妙。

  炉子结构里大部分是排气管,管道通往顶上的山脊,而排气管的口子,被一层层的滤网覆盖。

  如果这个冶铁炉运作,从外面看,只会感觉是山雾腾起。

  这让我更加好奇,这里到底是要制造什么,为何做得如此隐秘?

  除了冶铁炉之外,还有制冷箱、操作台、涡旋离心机……

  但这些东西,都需要能源才能使用,制冷箱需要电,离心机同样需要。

  其实比起这些昂贵的设备,更让我在意的是,实验室一进门就挂着几套防化服。

  我曾经买过防化服,这种薄厚程度的防化服,是民间买不到的,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而和防化服摆在一起的,还有五把95制式步枪,这种型号的步枪虽然早已经在军备中淘汰,但是换在五十年前,能够用上这东西的,足以体现这个项目的特殊性。

  试验区的最尽头,我们停在了一个圆盘前。

  圆盘边缘,被密集的粗壮钢筋防护着。

  孙老头站在最前面,仔细辨认着防护栏边上刻的字。

  “请按…规范操作……”

  “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孙老头拿出那本小册子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