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2章 明朝亡国的三大祸害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2章明朝亡国的三大祸害

  朱高煦登基后,早朝时间晚了,但结束时间也快,通常上午午饭前都能结束,因为他不准某项事情议来议去,不管大小事,都规定在半刻钟内,必须完成,如果还不能决定,他就会以皇帝的身份,直接独断行。

  今天是新政第一天,朝臣们试着提了很多事,主要还是要钱,和要官上面。

  特别升官这个环节,皇帝放权,很多大臣就可以提议自己的门生或亲朋。

  但各位大臣都有自己的亲朋门生,所以今天出现了投票的一幕。

  第一次投票是为了淮安知府人选。

  原知府年纪到了已经致仕,吏部尚书钱常拿了三个名单出来,接着黄淮、杨士荣、胡俨,纷纷出自己的人选,黄福想了想,也没客气,也提出自己的人选。

  其他官员看的眼红的不得了。

  因为按新政,现在内阁成员都可以提名,以前大伙都想晋升六部,但六部只有六位尚书,位置少,官员多,现在内阁有十七个,以后大伙都可以争取争取。

  因为人选太多,于是黄福爽快的进入投票环节。

  投票前,皇帝允许大伙拉票,于是十七个内阁纷纷交头接耳,在一起议论。

  黄福也不笨,拉着次辅侯海说了些话,大概知道侯海可能会支持自己。

  原吏部尚书蹇义现在已经进入司令部,是步兵司司正,

  这是新成立的部门,新官位,但级别不低,同尚书一样,正二品。

  好几位退下来的尚书都和一样进入军队三部,大伙开始很疑惑。

  因为皇帝之前让武将为六部侍郎,还有做到尚书的(现兵部尚书徐安就是武将出身),还有武将做左右都御史的(孟善)。

  现在又让文臣去军队三部。

  但蹇义知道为什么,步兵司负责大明全国各地高级步兵军官的调动,升迁,他一个文臣没有任何根基,也没有熟人,最能禀公做事。

  又不用他打仗,他一个文官当然能干。

  正因为做过吏部尚书,蹇义今天感觉很有意思,以前一个知府的人选出来后,朝堂上能吵成一片。

  对相关人选不满的人,会立刻弹劾,有的人可能从这个人选祖宗十八代开始说起,来证明这个人不适合。

  现在你不须要说这些,大家推出人选后,意见不统一就投票,几分钟内就解决问题。

  至于将来这个知府不称职,或犯大罪,提议的人,要被问责。

  蹇义开始以为,将来要问责,肯定很多人不愿意提名。

  但没想到今天提名的人这么多,一个知府被提出八个人选。

  黄福也二话不说就决定投票,等大伙商讨了几分钟后,投票结果很快出现。

  黄福提名的徐铭得到十一票胜出。

  徐铭在建文时为山东监察御史,永乐初为兵部郎中,后来被朱棣贬到交趾,在那跟随了黄福,两人关系很好,也谈的来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