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3章 元江那氏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元江那氏

  思汉法在军事上实行三丁抽一或五丁抽二的征兵办法,同时提倡尚武精神,鼓励人民舞枪弄棒,练习武术,并每年举行一次操练比武,奖励勇士,基本实现全民皆兵。

  勐卯傣族“散则为民,聚则为军”,为民能耕田种地,进行生产;为军能上阵杀敌,攻城掠地,故思家军一时名声大振,归附者时有之。

  简单来说,麓川这边,只要是成年,基本都能打仗,必要的时候,连妇女都能上阵,一样可以射箭持枪。

  所以在和明军的对抗中,巅峰期,他们动员了三十多万人马。

  当时镇守云南的沐英,带领三万精锐于定边一战,大败思伦法,沐英用火器惊扰了思伦法的大象兵,大象受到惊吓,回头冲乱了思伦法的兵马,明军因此大胜。

  此战思伦法的兵马被斩首三万余,被活捉一万多。

  思伦法吃了败仗后,更遣使求和,同时表示愿意向朝廷交税。

  而明廷看到了思伦法强大的动员能力,知道要想完全打败思伦法,几乎不可能。

  土司们吃了败仗后,往山里一缩,朝廷大军很难再攻进去。

  这也是元朝为什么和麓川对峙了四十多年难分胜负的原因。

  且当时云南全省汉人也没有三十万人,而思伦法能动员三十万土人,所以明廷也顺势就坡下驴,并对麓川提出了高额的战争赔偿:包括战马一万五千匹、象五百只、牛三万头、象奴三百人。一面要求将刀厮郎、刀厮养等一百三十七名罪人交由朝廷处置。思伦发乖乖听命。

  说到这里,朱高煦道:“元江境内有南溪河、养马河、置曼章那等天然牧场,盛产象、马,每年向朝廷进贡象和马。”

  想想思伦法当年向明朝廷赔偿战马一万五千,象五百只,牛三万头,就知道这地方有多好了。

  而且现在朱高煦来的正是时候,这会明朝在这里只有元江府,没有升格为元江军民府。

  如果他晚来一年,到了明年,原历史上,当地土司首领那荣赴京朝贡后,朱棣也感觉这地方挺好的,并把“元江知府”,晋升为元江军民府。

  史称:“那荣肯万里来朝,赐宴于奉天门,特加虎符一道,嘉尔忠顺,赐尔虎符,传之子孙,永守藩土。”

  之后,元江那氏土司,皆忠于明朝,明朝之后屡次征讨麓川,都出兵出力支持明朝廷,到明朝中期时,仅元江军民府东路军,就有战象八十头,兵马五万人。

  即便到了清初,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那氏第十六任知府那嵩还坚持抗清,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檄号召诸土司30多万人马并联合石屏总兵许铭臣等人大规模进行抗清活动。

  平安和盛庸之前还觉的云南人口不多,又没战马,条件不算好,现在听杨武这么一说,就明白这边土司极众,且还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