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6章 一个机会……_花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2年的3月,一个名为“旭日之心”的组织,横空出世。

  虽然在这个时候,这样一个游戏一样的组织还不怎么受欢迎,而美利坚现在的形式,还一片大好。

  美国人的gdp,在这个时候,还是世界第一。

  哪怕日元的升值已经超过了10%,但现在依然是这样。

  美国的去工业化和金融化,在继续的进行着。

  然而这个时候,一个名叫“乔治.格伦”的人,站了出来。

  《世界政策杂志》的一篇《gdp并不意味着一切》刊发,迅速的在美国引发了热议。

  “1958年,我56岁的祖父犯了一次心脏病。很多人对此感到惊讶。他老人家身材清瘦,头发浓密,面相看着挺年轻,而且极少生病。他接受了当时的标准治疗——长时间卧床休息和吗啡。恢复之后,他延续着发病之前的生活方式:抽烟,几乎不运动,一日三餐吃着肉类、马铃薯和我祖母做的奶油糕点。5年之后,又一次心脏病发作要了他的命。”

  “如果我祖父晚出生25年,他的寿命肯定不止61岁。过去40年里,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海外,科学上的进步都已经极大提高了心脏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心脏病发作后几天内死亡的概率几乎有40%。70年代这一概率降到了25%,根据最近的痛击,现在又降到了15%。如今这一概率大约为6%。医学领域的进步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心脏疾病的早期探测方法、减少坏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诊断潜在堵塞的先进冠状动脉造影法和可靠的搭桥手术。我们知道有节制的饮食、锻炼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减少心脏疾病的风险,而新的研究仍在继续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

  “在一些方面,医学和经济学两个领域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二者都涉及多个专业,都在奋力改善和维持复杂系统的健康。但是与医学不同,经济学在过去20年里并没有多大进步。1981年,美国遭遇了一次本可以通过更有效的诊断来避免的严重经济心脏病。现在的美国人看似缓过了神来,却没有意识到。这后面所带来的危机——其原因就在于政府仅仅开具相当于经济上的卧床休息和注射吗啡(低利率和某些财政刺激),而没有大刀阔斧地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大标题照例还在绵绵不绝地展示着gdp、通胀、就业等方面的关键统计数据。这些指标来自美国劳动统计局以及世界各国的首都,其影响力之巨令人惊异,可大部分却看起来与街面上的现实状况关系甚微。但全世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仍然在决策过程中使用这些指标。而且只要有微小的数据修订,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胀率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