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谁都拦不住!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汴京书信,汴京书信。”孙历跑了进来,怀里抱着一大堆的札子,走到了行辕之中。

  赵英面色一喜,其实他分析官家想去前线看看,就是闲的没事干。

  这两天的大雨天气,阻挡的不仅仅是大宋进攻的步伐,还有一些不太紧急的书信,也都暂缓了送信。

  现在汴京札子一到,官家忙碌起来,自然就忘记了亲上前线之事。

  “拿到军营再看也不迟。”赵桓琢磨了一下说道,他还是想去前线看看。

  他觉得自己就跟个老农民一样,春天埋下了种子,精心打理到了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而且这个耕耘,从自己来到大宋开始就已经种下了种子,中间还有和自己一起耕种的老农种师道,离开了人间。

  连续耕耘了四年的时间,收获的时候,连看一眼都不让,这太憋屈了!

  赵英眼珠子一转,给孙历挤眉弄眼,孙历莫名其妙的看着赵英,忽然恍然大悟,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赵英看着作势还要往外走的赵桓,故意大声的说道:“咦!李大家的书信。”

  赵桓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忿忿的拿起了札子,坐在案牍之前,说道:“处理完这些!朕还是要去前线的!谁都别想拦住朕!”

  赵桓看完札子,眉头紧皱的说道:“赵士褭也有问题?不应该。”

  赵英略微犹豫的说道:“他老糊涂了。”

  赵士褭岁数大了,这个大宗正事的确是越来越力有未逮,尤其是赵桓不在京的时候,这些纨绔给他惹了太多的麻烦,需要处理的事情更多。

  赵桓咂咂嘴,说道:“赵士褭岁数大了,也不能歇着啊,多辛苦两年吧。”

  赵士褭这个大宗正事,只能他暂时领着,赵佶还活着呢,没有赵士褭的汴京,赵桓出不来。

  宗亲处理起来本来就极为棘手。

  赵士褭这次的强行参与,看似是添乱,其实何尝不是以大宗正事的身份,掺和到其中,给李清照和李纲在京中抓捕景王之事背书?

  但是赵英说他老糊涂了,是说他不应该自己站出来。

  随便写封公文过问一下,然后在审讯口供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手段显得更加温和。

  大家也都互相体面。

  之所以在这么大的事上,显得如此急切,想来他也是犹豫了很久。

  大宋的宗亲不争气啊,赵士褭一把年纪了,还天天为他们操心。

  赵桓打开了文官的札子,没看几页就重重的摔了出去。

  他大声的喝问道:“这帮文臣一天到晚就知道酸酸酸!”

  “我家李清照吃他们家的醋了还是咋地了!天天龙漦、夔魖、穷妖的,屁话不老少!干点实事啊!山海关的粮草到现在都没补上,这是准备把朕饿死在关外吗!”

  “官家消消气,消消气,山海关的粮草快到了,宇文相公和李太宰办事,陆少卿盯着呢,耽误几天而已。”赵英赶忙端了杯茶水,给官家顺顺气。

  赵桓气急败坏的坐在案牍之前,忿忿的说道:“岳飞老是说朕对文臣有偏见!他让朕一碗水端平。这怎么端得平!”

  “你看看文臣这帮人,天天没事就骂朕,现在又骂着朕的人!一天到晚倒酸水,札子写的晦涩难懂也就罢了,连个标点都没有!一天到晚正事没有,感情领着俸禄就是骂朕来了是吧!”

  赵桓怎么能对文臣没偏见?换哪个皇帝也得有偏见,这头军将们舍生忘死,攻城略地,开疆拓土。

  那头天天阴阳怪气,换谁也对他们有意见,也不知道以前皇帝怎么忍下来的。

  “哎呦呦!这谁惹官家生气了?官家呀,气大伤身呐,我给官家刚冰镇的酸梅汤,正是喝的时候,解解暑,消消乏。”

  一阵香风吹进了行辕,朱凤英踩着花就进来了。

  的确是踩着花。

  不知道朱凤英什么时候弄了一身花裙,裙尾拖在地上,倒是应了那句花枝招展。

  赵桓看了一眼赵英,这个家伙为了阻止自己去前线,这么拼的吗?

  赵英知趣的离开了行辕,连带着把两个左史和右史拉走了,这种事,可不能上起居注,要是两个憨货写上了,他只能杀人灭口了。

  “孙历你再辛苦一趟,看看前线打到什么地步了。顺便告诉岳将军官家这里快拦不住了。”赵英叮嘱孙历说道。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