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将点头称是。

  但是他依然心事重重,没有马上拿出水路图。

  他在犹豫,赵构不是一个好皇帝,这是毫无疑问的,他本身就是篡权。

  而汴京那边的新帝,比他在蜀中听闻的那些阎罗转世的传说,相距甚远。

  他已经在临安呆了一个多月,汴京新帝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的内心产生了一些动摇。

  蜀中如果在汴京手里,怕是才能真正的过上好日子。

  但是他对赵桓的军功爵均田制,心中一直有些疑虑,他总觉得赵桓的军功爵,是在开历史倒车,逆时而行。

  他不认为均田制有什么危害,事实上,崇宁五年唱名东华门外的他,为官到现在,他胡世将,已经做了二十年的官。

  对于大宋,他深知大宋这颗大树,究竟病在了哪里。

  汴京新帝居然敢逆祖宗之法,趁着兵祸在云中、燕京、河东、关中、河北、京畿路大刀阔斧的均田,废除地契,禁止土地交易,其雷厉风行,速度之快,让人刮目相看。

  但是他对汴京的军功爵军爵制度,有太多的疑惑,他实在是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大宋如何得国?赵大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都代表着武人集团对皇权的诉求。

  汴京新帝这个军功爵的制度,实在是有些太过分了,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乃是祖宗之法,汴京肆无忌惮的破坏了这种规则,不怕没人替他做官吗?

  这就是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事实上,胡世将想的没错,汴京新帝的确,暂时无人可用。

  士大夫阶级南逃,就是一个赵桓极度不想看到,却无法阻止的趋势。

  他破坏了游戏规则,就要接受这种惩罚,为此赵桓不得不将大量精兵转为官吏,精兵们,其实并不乐意变成行政体系官员。

  因为这代表着他们就只能熬资历,做政绩,勾心斗角去晋升,哪有大刀片子砍在金人头上来的爽快?

  胡世将的眼光极为老辣。

  在赵构看来,胡世将绝对有宰相之才能,可惜的是,赵构知道此人,终归不是自己的心腹。

  胡世将已经明言会归蜀。

  这让赵构非常的难过,好不容易出了个大才,结果人还不跟他一条心。

  “臣请旨前往福建路持诏招安范汝为。”胡世将再次请命。

  虽然海啸已经过去,但是飓风还在,风大雨大,路难走,怕是没人会愿意遭罪前去福建路。

  当然,胡世将根本不是赵构的忠臣干吏,他也不是想替赵构卖命,他只是想去福建路看看。

  看看均田制到底是何等的模样,为蜀中的未来进一步做谋划。

  顺便看看汴京的皇帝的军功爵,到底会有什么弊端。

  赵构其实也不愿意放胡世将出临安,可是他左看看右看看,朝臣们眼观鼻,鼻观心根本没人领会圣意,压根没有一个人打算去福建路遭罪。

  遭罪不说,要是范汝为真的如传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