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三十七章 很多人说了再见就再也不见了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见济没有陷入长久的悲伤中,他现在三十二岁了,在封建时代,这个年纪的人再过几年会面对大量长辈的过世。

  因为这个时代平均年龄本来就低。

  不过现在大明的医疗体系搞了起来,人均年龄上去了一点,不多。

  朱见济隐约记得大明时代,除去非正常死亡的,人均寿命是57岁。

  比清朝高。

  现在医疗体系搞起来后,而且又是盛世,物资充裕,政策祥和,寻常百姓的人均寿命估计能达到六十岁这个大坎。

  这已经很高很高了。

  比如朝中还在任职的一些老臣,很多都是六七十岁了。

  而接下来几年,会有一堆老臣陆续仙逝,不过现在九卿之中,仅有杭敏、白圭、林聪是老臣,陆瑜、董方等人都已致仕。

  大部分要职大员都正是精壮之年。

  大明朝堂,生机勃勃。

  广安十二年的下半年,大明办了两场盛大的丧事,吴太皇太后就不说了,大明皇室中,家族的身份地位最高之人,而且也是上皇和广安帝最敬爱之人,丧礼自然要按照最高规格来。

  于谦的丧事,本是臣子家事。

  不过朱见济下旨广告天下,细数于少保之功绩,是以于少保的丧事,也以国礼戴之,至于什么文正谥号、配享太庙都是水到渠成。

  而且在京畿办完丧事,于康和于冕扶灵回浙江于家埭老家的时候,朱见济作为天子,亲自出宫,扶灵相送,出城三十里。

  朱祁钰也去了。

  他和于谦的感情并不比朱见济差。

  再者,于妤可是朱见济的妃子,还给朱见济生了个公主,所以于谦其实也是正儿八经的外戚,只不过大家都很容易忽略他这个身份而已。

  因为从始至终,于妤嫁给朱见济,都没给于家带来任何利益。

  甚至于家还在有意淡化这个关系。

  不论是于冕、于康,还是于冕、于康两个人的儿子,他们出仕以及现在所达到的高度,都是凭借他们自身的实力和努力获得的应有的成就。

  送了于谦的灵柩,朱见济坐在皇辇里,本来由自己的皇辇的朱祁钰,也跑到儿子的皇辇里,两父子相对而坐,气氛沉闷。

  很难高兴起来。

  毕竟吴太皇太后和于谦,算是这俩父子最好的长辈。

  许久,朱见济才叹道:“于少保的仙逝,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都怪于康。

  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你让他吃点红烧肉解馋也行,还让他喝酒,而且说好两三杯而已,现在这个时代的酒,浓度不高,两三杯问题不大,结果于冕架不住于谦的要求,多喝了几杯。

  这下好了。

  御医还没赶到,于少保就大笑而逝。

  还算好了。

  没有直接在昏迷驾鹤西游。

  朱祁钰不解,“你还想这些事?”

  朱见济叹道:“原本我想着,于少保这个年纪了,确实随时都可能驾鹤西游,但怎么着再熬几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