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四章 吏治下沉,清明之始!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起来,各地县州府衙的编制基本上有了雏形,接下来就是慢慢缝补而已,在地方锦衣卫和卫所的辅佐下,彻底完成了对三大承宣布政使司的绝对掌控,只是要如何长久的维持这个统治是个问题,而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要保持中南半岛三大承宣布政使司的吏治清明,所以都察院地方监督作用很重要,但同时,吏部对官员的考核、任用也很重要,选人唯贤嘛,咱们大明官员去治理中南半岛,总得让中南半岛的百姓臣服,白尚书你说是不是?”

  白圭道:“话是如此说,但问题其实没这么好解决,中南半岛三大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员加起来,足足三万人左右,以后金边、大城再增设布政使司的话,官员人数有可能超过四万,如此庞大的数量,几乎是我大明半个本土疆域的官员人数,而且距离京畿太远,有些事……微臣就直说了罢,天高皇帝远,不好监督、考核啊!”

  朱见济点头,“方才朕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已经商讨过了,且已经议定,稍后些时日三部会拿出具体可行的方针到小朝会上商讨,大概的计划,是三部要下行到县级辖境,在县州府都要设立部门,负责专门的职权,所以朕也有个想法,吏部也要下行到县级辖境。”

  白圭讶然,“咱们有那么多人?”

  人才压力已经很大了!

  中南半岛的缺口都还没补上,漠北那边马上又要成立几个承宣布政使司,虽然漠北地广人稀,但几个承宣布政使司建立下来,少说也得要个几百人吧。

  朱见济笑道:“确实不够,目前的想法是全国境内所有吏员转官,根基品阶相应提高到对等的官员位置去,去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已经下沉后的吏部地方部门任职。”

  县州府三级官衙中,还有大量的吏员。

  当然,不能滥竽充数。

  如果实在没有能力的,那位置宁可空缺,等待教育司那边的人才培养出来,再任职过去,如此这么一说,白圭便觉得可行。

  问道:“那吏部如何下沉?”

  朱见济道:“按照目前的官制,吏部最低需要下沉到州,在州府设立吏部部门,对辖境内的官员进行考核、司功、举荐。但接下来数年内,朕会落实一个政策,为了提高全国的治理水平,朝廷的官制要超过县衙,下沉到镇,也就是说,以后全国所有的镇也需要设立一个衙门,可以小但不能没有,因此,吏部需要下沉到县,对镇一级的官员也进行考核、举荐、任命。”

  白圭心中一惊,弱弱的问道:“每一级吏部部门,需要多少人?”

  朱见济想了想,“每一级的话,三五个人就行了。”

  主要就是考核官员政绩、品行什么的,跑跑路,找人问问话,调查一下而已,事情又不多,不需要太多的人员配置。

  白圭松了口气,还行。

  全国加起来,甚至加上中南半岛和漠北,吏部增加地方部门的官员人数增量,也就一万左右,在承受范围之内。

  想了想,“这确实是个好事。”

  吏部下沉,对官员的考核更加落实到位,那么任用、举荐的官员就不会滥竽充数,也能有效的排除蛀虫的高升。

  这……

  将是吏治清明之始!

  白圭忽然觉得有点惊心,陛下的这一系列措施,“野心”有点大啊!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