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三章 教育兴国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学能毕业的读书人,都会进入各行各业去任职,嗯,不全是官职,但也不全是单纯的工商人,会有出仕者,也会有人在介于这两者之间,领国家俸禄而受地方部门节制,他们依然属于国家的编制。”碥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朱见济一时间也不能清晰的给陈献章等人解释清楚。

  毕竟要把封建科举改革成后世的高考制度,这是个很复杂很繁冗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会出现阵痛,甚至还可能引起社会动乱。

  但这一步必须去做。

  因为只有教育改革了,才能给大明培养更多的工业人才。

  而不是培养一堆只懂读书的读书人。

  陈献章却隐隐懂了些,道:“陛下的想法,是不是科举依然是科举,只不过只会挑选最顶尖的一拨人进入翰林院、太学,之后出仕,而其余的科举进士,则在大学深造后到地方担任……嗯,就像是吏一样?”碥

  朱见济笑道:“大概是这样,不过当下还是需要依靠科举选拔官员,毕竟交趾、中南半岛、东北、漠北,甚至之后海外都还需要大量的大明官员。”

  又道:“等国子监改组完成后,科举考试科目也要进行改革,不再只考四书五经、策论等八股固定制式文章了,还要加入天文、地理等科目,此事……就在今年开始操办罢,既然国子监都开始改组了,那教育改革也时候深化。”

  胡居仁忽然道:“陛下这个改革固然是为了大明改革的大局着想,可有一个问题:人才不够。要让读书人获得各行各业的学识,需要更多的相关专业的授课先生。”

  朱见济点头,“这个问题朕会考虑,国子监、翰林院、太学这边的人可以调用,甚至朕的东宫军研院,工部和兵部下辖的国家军研院,以及工部的工科院、农部的农科院,凡是朕的规格措施落实到位的地方,都已经培养出了大量走在前列的行业人才,这些人才有可以培养出诸多弟子门生,而这些弟子门生,可以到各个大学权兼授学先生,并且在大学里进行他们的科研项目。”

  又道:“不过当下诸位还是着重在《新华字典》,以及各个大学的成立,陈献章负责北京大学,胡居仁负责清华大学,娄谅、谢复、郑侃,你们三人也会负责一所大学,不止你们,这一次负责参与编修新韵书和三系书的诸多大才,都要出仕去担任各大大学的校长,陈献章回到国子监后,先给他们透个风,让大家早做准备。”

  停了一下,神情凝重的看向几人,“诸位,我大明能否百花绽放,就看诸位了!”

  众人急忙领旨表态。碥

  朱见济又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事情事关我神州未来,所以国子监改组之后,地位会提高,国子监祭酒的地位,不比七部侍郎低,而将出任各大校长的诸位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