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卿:殿下你说的我们不懂啊!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都要改制,裁撤屯兵,剩下的转为常备兵力。”

  众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手笔太大了!

  团营十万人,亲军二十六卫十多万人,这就是将近三十万人的兵力,全部配备东风火器,这得需要多大一笔资金?

  地方都司的兵力中,部分裁撤,部分转为常规兵力。

  是否也要配备东风火器?

  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天文数字。

  地方都司的兵力加在一起,这可是将近百万之巨!

  就算留一半,也得有五十万。

  五十万的火器配备需要的军费……

  想想就头皮发麻。

  而且别忘了,太子殿下还在大力发展水师,成立了海军部门,为了确保海贸,是不是也需要二三十万的海军兵力?

  全部配备火器……

  把大明卖了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朱见济也知道,要实现大明军事力量的全部火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别的不说,仅仅是这数十万军队需要的东风步枪,东宫军研院就做不到。

  更别说海量的子弹了!

  采用浇铸法,手工打磨组装,就算能完成这个目标,需要的人力成本,会让收益变得极低,所以要想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工业改革取得成果。

  最差的情况,车床队伍里的铣床、钻床、磨床、镗床、刨床、冲床中,至少也得把铣床、钻床、磨床、冲床四个搞出来。

  只有这样,火器生产才能跟得上火器的迭代。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且幼军经过两次大战后,强行推进东风步枪的后遗症已经显露出来:幼军的东风步枪破损率太高,仅仅是打台湾这一次,一万新兵的一万支东风步枪,报废了三成之多!

  东风迫击炮也一样。

  至于东风机枪,更是大一堆的毛病,这一次远征台湾,压根就没用东风机枪。

  所以火器研发,依然任重道远。

  毕竟这是一整套工业。

  可以突击搞一批出来,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整套工业的水平上来。

  好在当下又有几年安生日子。

  朱见济有些疲倦,道:“先这样罢,诸位卿家回去之后仔细想想,如何推动我大明工业的进步,如何缓解我大明国库的压力,如何提高民生,如何应付越来越冷的天气,甚至也要思考一番,如何应对即将而来人口暴涨带来的粮食、医疗和教育、就业问题。”

  顿了一下,“大明要走的路还很长,孤要打造的大明盛世,不仅仅是南扩交趾北拒漠北,朕要打造的大明盛世,是一个扬帆碧波于宙宇,大明宝钞流通于万邦,亿万黎民人人开智,读书声遍及大江南北,更有天堑通途,境内城市皆拥有不夜之辉煌!”

  朱见济把自己都说得热血沸腾了,其实只要把蒸汽机和发电系统搞出来,大明完全有机会领先西方一两百年进入近代工业社会。

  结果一看……于谦等人,甚至包括朱祁玉,都面面相觑。

  殿下说的他们有点不懂。

  比如亿万黎民人人读书开智,这不是封建皇权应该干的事啊。

  百姓都读书了,你朱家还怎么统治他们?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