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64 爱乐之城_2472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对于奥斯卡学院评委们无异于最美好也最动人的存在,他们的“自恋”让自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这部作品,伴随着颁奖季的深入,作品呼声不降反升,浩浩荡荡地朝着历史记录的新高全力冲刺着。

  事实也是如此。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原创歌曲等等十四项奥斯卡提名,追平了影史奥斯卡最多提名的记录,当之无愧地成为自“泰坦尼克号”以来最成功的奥斯卡作品,即使放在历史长河里,也能够强势前列,不可阻挡的声势真正达到了巅峰。

  如此声势到底多么强大呢?

  在颁奖季的影后争夺战之中,“第一夫人”的娜塔莉-波特曼和“她”的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Huppert)始终遥遥领先,艾玛-斯通仅仅只能排名三号种子而已,而且差距非常明显,各大权威榜单的赔率之中,都可以从数据看出鲜明差距,一直到金球奖为止都是如此。

  然而进入第二阶段之后,颁奖季却风云突变,艾玛一路逆袭、一路飙升、一路反超,携带着“爱乐之城”的强大声势,连续反超两位强有力竞争者,以难以想象的强大呼声,最终成功地在奥斯卡一举登顶,毫无悬念地成为历史上第三位1980年后出生的影后小金人得奖者。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爱乐之城”也将完成横扫——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原创歌曲、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艺术指导等六座小金人,在颁奖典礼当晚遥遥领先,除了最佳剪辑奖意外被“血战钢锯岭”拦截之外,其他奖项基本都没有意外发生,全场都在等待着见证“爱乐之城”登顶封王的时刻。

  的确,“爱乐之城”摘下最佳影片小金人了——只有三分钟不到,然后奥斯卡颁奖典礼历史上的最大乌龙就诞生了,颁奖嘉宾宣布了错误的答案,真正的最佳影片得主是“月光男孩”,修正结果之后全场哗然。

  为什么呢?

  “月光男孩”之所以能够爆冷,与历史、社会、局势等等都息息相关,最直接的案例,2003年三月份举行的第七十五届奥斯卡,“时时刻刻”与“钢琴家”才是最大得奖热门,但一个月前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却彻底改变了局势——

  依旧按时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成为众矢之的,被北美狂热舆论骂到狗血淋头,所有观点都坚持认为奥斯卡应该取消颁奖典礼,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战争的强烈抗议,而“反战”也在过去四个月时间里成为颁奖季主旋律。

  最终,“芝加哥”击败了强劲对手,登顶奥斯卡最佳影片,跌破了所有专家的眼镜。

  同样的情况又再次发生了,2016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关于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