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27 综评登场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厌恶,他甚至用“劣质肥皂剧”这样激烈的形容词做出了注脚,泾渭分明地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强调这是“诺兰目前为止导演职业生涯最糟糕的一部作品”,并且认为这是一次大倒退,诺兰需要好好地检讨自己,“你到底想要拍摄出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斯坦利-库布里克肤浅而表面的偶像崇拜”。

  彻头彻尾的差评,没有留下任何情面,“播放列表”就这样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为“星际穿越”送上了第一个刺眼的红色差评,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媒体综评的序幕。

  客观来说,在商业电影的媒体综评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景象了,即使是收获了无数铁杆影迷支持的“盗梦空间”也同样遭遇了差评待遇;而“综评”之所以成为综评,重要意义就在于统计多家专业媒体之后得出一个整体结论,对电影的质量做出判断。

  “播放列表”的差评只是媒体综评的其中一家而已,更为准确来说,唯一一家。

  洛杉矶和纽约首映式相继落幕之后,媒体综评正式放出,足足四十九家专业媒体第一时间给出了评论,这也轻松超越了“美国队长2”,一马当先地成为了今年暑期档揭幕以来,媒体影评数量最多的一部作品,一目了然地看出“星际穿越”的瞩目程度。

  即使经历了提档风波,宣传期被大大缩短;即使内部试映的反馈模棱两可,为电影质量蒙上了不确定性,它也依旧是2014年全年之内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人人都在好奇着蓝礼和诺兰之间到底可以碰撞出什么火花,专业媒体的影评人们也不例外。

  四十九家媒体,足足四十九家!

  一个差评。

  十个中评。

  三十八个好评。

  仅仅从数据对比就可以看得出来,媒体综评延续了此前内部试映会模棱两可的态度,“星际穿越”没有能够如同“地心引力”一般赢得影评人们一面倒的支持。

  不过,“地心引力”本来就是走电影节路线的艺术电影——华纳兄弟此前在颁奖季的战术选择阶段出现了犹豫,就是最好证明,而后来商业票房的爆发完全可以算是意外惊喜;而“星际穿越”则是瞄准了票房的商业电影——无论是感恩节还是暑期档,票房都是华纳兄弟的主要目标,媒体口碑的参差不齐也就见怪不怪了,甚至是可以接受的。

  “洛杉矶时报”,四十分,“诺兰对于’2001太空漫游’的致敬和解读无疑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全部期待所在,但遗憾的是,诺兰完全丢失了科幻作品对于未知、对于人性的探讨,也完全丢掉了太空史诗的恢弘与深奥,最终只是塞满了一堆又一堆的情感羁绊,落脚于人类自我感动的窠臼,这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客观来说,视觉特效、音响特效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