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46 蜕变新生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忆,还有曾经那个纯粹而执着、单纯而热情的自己,全部都已经灰飞烟灭,但他自己也无法分辨清楚——

  他后悔吗?

  这种疑惑和困顿并没有能够立刻找到答案,而是随后在舞台表演之中,弗莱彻引爆了提前埋下的陷阱,将安德鲁彻彻底底地推向了无底深渊,这也诱发了安德鲁破釜沉舟的决绝和狠厉,他不仅完成了“弑/父”,同时也彻底斩断了所有的牵扯与顾忌,完完全全专注于鼓点之上,一切都只是关于鼓点的,这也使得他终于迎来了艺术的突破,成就完美。

  在剧本之中,达米恩并没有交代:这到底是否值得?

  为了成就艺术的完美,如同弗莱彻那般将乐手逼迫到极致,这是否值得?又或者说,为了达到艺术的极致,如同安德鲁那般将爱情和友情全部斩断,这又是否值得?再或者说,为了绽放天赋的光芒,如同弗莱彻和安德鲁一般将自己折磨到遍体鳞伤,这是否值得?

  这些三观的正确性,不是“爆裂鼓手”所需要讨论的,也从来就不是电影的焦点所在;达米恩只是希望呈现出艺术的一种形式或者是一种状态,至少,这是成就完美的途径之一。不管人们喜欢与否赞同与否,这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还有人取得了成功。

  至于人们观感如何,这就需要交给观众自行判断了。

  如果有人对安德鲁和弗莱彻深恶痛绝,那么达米恩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他自己对于当初的高中乐队老师就是同样的感情;如果有人对安德鲁和弗莱彻表示敬佩和仰仗,这也意味着达米恩的想法成功了,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在灾难之中酝酿出来的。

  达米恩之所以选择这场戏作为杀青收尾,还是因为西蒙斯的一个笑话。

  “你听说过吗?如果一部电影的最后结束画面,以蓝礼的眼睛作为收尾,那么这部电影就可以取得成功。’爱疯了’,’抗癌的我’,’明日边缘’,’超脱’……全部都是如此,不久之前,我听说戛纳电影节之上,’醉乡民谣’也是这样的。”

  这本来只是一个调侃,但达米恩却当真了。

  “爆裂鼓手”的最后一幕已经不能修改,达米恩还是倾向于安德鲁的鼓点引爆了整个爵士乐队的演奏,将气氛推向高/潮,然后瞬间黑屏,电影结束;不过,杀青最后一场戏却依旧可以调整,于是达米恩就选择了这场戏。

  事实上,选择这场戏也是剧组所有工作人员们举手赞同的。

  因为拍摄工作非常简单,一台单一摄像机的固定镜头,大特写蓝礼的脸部和眼神,然后……就没有其他准备工作需要进行了,换而言之,导演和摄像师只要架好摄像机、摆好话筒,所有人就可以站在监视器后面等待杀青收工了。

  只需要蓝礼完成表演,这就足够了。

  于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