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45 丢掉拐杖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折点。

  但“醉乡民谣”却不是,勒维恩始终处于同一个状态,反反复复地在原地打转,兜兜转转还是在原地停留,从电影开始到电影结束,他的心态、情绪、状态仅仅只是产生了微微的起伏,却没有真正地改变,犹如困兽一般。

  而科恩兄弟希望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个严峻挑战。可以简单地认为,没有表演拐杖。

  什么叫做表演拐杖?

  其实就是情绪爆发点,又或者是表演借力点,愤怒、痛苦、幸福、喜悦、悲伤,任何一个情绪的激烈起伏都可以成为爆发点,“抗癌的我”之中的癌症,“爱疯了”之中的离别,“超脱”之中的死亡,诸如此类。

  对于学院来说,他们最喜欢也最欣赏的,就是这种爆发时刻。每一年颁奖典礼之上,四大表演奖项的提名瞬间,剪辑的永远是这样的时刻,将演员的“表演力量”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来。

  客观来说,这也是普罗大众最为喜欢的,因为可以“看到”演技,就如同狗血一般,可以清楚地看到瞬间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带来震慑和惊叹。

  但对于演员来说,如果一味地追求表演拐杖,渐渐就会走入桎梏之中,陷入表演的窠臼,不仅无法突破,反而会慢慢退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是最著名的一个代表。

  人们曾经疑惑过,为什么莱昂纳多努力了如此多年,始终无法赢得学院的青睐?即使是后来他在第八十八届奥斯卡之上成功登顶,也更多是因为竞争对手终究还是缺少对抗的能力和资本。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则是两点。

  第一,莱昂纳多的表演必须有“拐杖”,“不一样的天空”里的智障,“边缘日记”里的叛逆,“全蚀狂爱”里的癫狂,“飞行家”里的精神分裂,“无间行者”的卧底……每一个角色都或多或少拥有一股暴戾而外放的张扬,包括“荒野猎人”的绝境复仇者,都是如此。

  缺少了拐杖之后,他似乎就不会演戏了,“泰坦尼克号”、“逍遥法外”、“盗梦空间”、“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之中,他的表演就彻底被吞噬了,角色魅力来自于演员的个人魅力,而表演则完全消失在了故事和角色之中。

  第二,正是因为太过依赖于拐杖,莱昂纳多的表现就陷入了套路化,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紧皱眉头的表情更是成为了角色的标志,这也使得所有角色都变成了一个模样,缺少新意,更加缺少深度。

  唯一的突破是在“被解救的姜戈”里,莱昂纳多确实迸发出了一丝邪气。但可惜的是,昆汀-塔伦蒂诺不是以调/教演员见长的导演,没有能够发扬光大。

  2015年凭借着“荒野猎人”成功登顶奥斯卡影帝之后,莱昂纳多就渐渐转向了幕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