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章 天价税款_年代:梦回1998盛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则接下来几个月,就是公司的销售淡季。

  不过,下一期的春季系列产品,大设计师何青已经在创作当中。一旦设计完成,年后就会继续投产。

  到时候,又会迎来一个小的销售狂潮。之所以是小的销售狂潮,那是因为,以后手帐生意做的就是存量市场了。

  所谓的增量市场,就是从无到有,有市场空白的红利可吃,市场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营收增长也会非常夸张。

  而存量市场,则是从有到优。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营收增长再没有那种迅猛的趋势。只能深耕细作,一点一点的扩大市场份额。

  【拾光】公司的第一波市场推广,已经把对手帐产品最感兴趣的用户,发展成会员了。

  接下来再想发展用户,就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工作。

  需要不断地加强宣传,靠口碑发酵,慢慢培育市场。逐渐把市场扩大,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才能培育更多地用户出来,赚到更多的钱。

  这就是为何,陆泽决定要在年后,把【拾光】文创公司的市场团队拆分,重组到新营销公司去的原因。

  深耕市场,已经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推团队了。留一部分市场人员,慢慢推进即可。

  看完财务报表,陆泽开口说道:“陈大姐,98年公司的财务报表倒没什么大问题。

  只不过,从今年开始,公司的纳税主体性质也会变更成为一般纳税人。按照17%的税率,就以目前的营收来看,要交的税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如果真按这个标准交税,那可就太傻了。

  我记得,市里的高新技术园区或是经济开发区,有税收优惠政策,咱们是不是可以把公司迁过去,享受一些税收减免啊?”

  陆泽有这个打算,一方面是为了享受税收优惠扶持,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拾光】公司的营收,太过夸张。

  以目前的趋势,公司到年底的缴税基数,甚至比县财政总收入还高。

  总缴税额,那肯定是一个天价税款。

  财帛动人心,继续留在县里,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要知道,1998年钟陵县的全年财政总收入还不到2个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不过大几千万而已。

  所谓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就是财政总收入的一部分上缴中央后,地方财政留存下来的可支配使用的钱。

  而现在,【拾光】文创公司这样一家才创立几个月的企业,营收就超过了整个县的财政收入。

  公司比县府还有钱,传出去绝对是夸张到爆的事情。

  可是,一旦要缴税,瞒肯是瞒不住。

  估计,银行的领导都已经注意到【拾光】公司这个流水大户。说不定在圈子里,已经有小道消息在传了。

  陆泽现在羽翼未丰,还是要低调做人。

  想着是不是得去大一点的池子,以免显得特别扎眼,无端惹来麻烦。

  他也没有和陈大姐明说,只是借口税收优惠政策的事情,向陈大姐暗示一下,是不是有比要转去市里纳税。

  “陆总,如果没有别的原因,留在县里也不是不可以。

  要知道,现在大部分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都有税收返还的优惠政策。

  不管是增值税还是所得税,地方都有优惠政策的。国税没办法,但地税应该可以返还30%-80%。

  咱们这么大营收的企业,只要不迁走,县里肯定会给予最大的税收优惠政策的。”陈大姐作为老会计,对这些事情门清。

  增值税,一般是地方留存50%,上缴国家50%。

  而所得税,一般是地方留存40%,上缴国家60%。

  如果地方留存部分真的能享受返还政策,对【拾光】公司来说,也可以省很大一笔钱。

  陆泽想了想说道:“行,过两天你先去把上一年的税交了。后面的事情,容我再考虑考虑。”

  “好的,陆总。光是98年的营收所交的税,都有一百多万,这样缴天价税款的企业,足以让县领导们重视了。

  您就等着过两天,领导们来我们公司视察吧,哈哈哈。”陈大姐笑着说道

  视察不视察,陆泽倒不是很在意,关键是县里会不会给最优惠的政策。如果政策没有市里的开发区或高新区好,那他可就要把公司主体迁到市里去了。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