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十一章(76)“解铃还须系铃人”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炒钢之术,十九就是商燕山的本事!他朝沈进点了下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沈进又道,“……应伯不单精通杂学,算术更是精湛,其中造诣不在李定一之下。不然,李定一也不至引他为知己。”

  常秀再是点头。李穆称商成为知己的事情他也知道,但李穆为什么会这样说,就没多少人清楚;大家只知道是与算术有关。常秀是文章大家,对算术便不甚了解,只能背个《九九诀》和记个帐册什么的,所以也就没去仔细打问。现在听沈进说得神神秘秘,实在是想不清楚他夸赞商燕山到底是个意思,干脆就直接问道:“那伯先以为,这玻璃一事……”他停下话望着沈进。

  沈进低头说道:“依应伯过去所作所为,玻璃一事当非空穴来风,必定有所实指。只是应伯道德高雅,不好功慕名,但有功劳皆推与众人。下官思量,若是大人肯屈尊前往顾问,玻璃之事或许便能迎刃而解。”

  常秀一下就听懂了。沈进显然是在暗示,工部只派了两三个末员小官去找商成打听怎么烧制玻璃,显然是有点不合礼数。既然工部得罪在前,别人虚言乱语不理不睬也就合情合理。再想到沈进刚刚才称赞过商成不好慕虚名,忍不住便是微微一笑。不过,沈进说的倒是很有道理。自己找上门去,商子达总不好再推脱了吧?他甚至进一步想到,既然玻璃一事能有着落,那白酒的事情,商燕山也不好袖手旁观吧?再说,新农具新作法也是他鼓捣出来的,让他帮忙出个主意以解厄难,更是情理之中。他越想越觉得早就应该如此。看,要不是商燕山鼓捣出这些物事,自己怎么可能被放在火堆上煎熬哩?自己手头的这一摊子乱七八糟事情,本来就该当他来解决!

  说办就办!他随口夸了沈进两句,就急急火火地离开衙门。走出皇城,寻到自家的马车,还没爬上车他就先对车夫喊了一声:“赶紧!去崇一坊的应县伯府!”

  可等他赶到应县伯府,却扑了一个空。恰巧在府里的段四告诉他,早在上月中旬送走郭表之后,应伯就搬到了城外新赐的庄子里去安心静养。

  失望的常秀连声追问,商成的庄子究竟在城外的什么地方。

  “北城外的杏河边。离城大约三四十里地,眼下就叫商家庄。”段四说。

  常秀急得差点跳脚。杏河上下能有几十里,沿河的庄子少说也有一二十个,总不能让他一个挨一个地打听过去吧?再说那商家庄子肯定是才改的新名,估计说出去也没几个人能知晓。

  但再具体的位置段四也说不上来。他这段时间大部分都在城里,新庄子也止去过两回,常秀让他把地方说得明白无误,那是在强人所难了。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就说:“您知道南阳公主在北城外的庄子不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