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节:遥想昔日相思女(四)-长生录_长生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皇城分东西两市,由朱雀街至皇城分在两翼。西市又称为利人市,白日里,商贾云集,贸易往来,邸店林立,甚是繁茂,商贾多为平民。而东市是都会市,商贾受官府插手管辖的方面较西市要多一些,但正因为如此,但凡能在这东市开店的,多多少少都与官家脱不了干系,商贾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比得便是官家后台的实力。

  如今长安东市开得最大一家,不是什么酒楼,亦不是什么客栈,倒是闻名全皇城的“烟雨楼”。

  这“烟雨楼”是家青楼,生意红火那自是不在话下,因为这商贾的后台便是当朝大权在握的丞相李林甫。故而甚至有些西市的商贾,若想在长安打好关系,做好生意,便也要常常往这“烟雨楼”送东西。

  然而这长安城内,有一处倒是例外,几乎不受这股风气的影响,只因它的后台更大,或许应该这般说,这处地儿,是奉了御命,圣上钦点的圣地——大慈恩寺。

  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得到这一特殊待见,不为别的,倒是全因了这大慈恩寺中有位得道高僧,名曰金刚智。

  金刚智,本来自西域,是应南天竺国王之请,到大唐传授密宗佛法。

  跟其付法的弟子众多,随行从西域南天竺出,经由各地,到达东土大唐,现在此长安大慈恩寺,与众弟子编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这些全是这位高僧西行取经,与弟子从西域回返后,从佛法中受得的教业。

  金刚智仁慈为怀,一心广布佛法,或开坛为万民祈雨,或为妃嫔、公主加持除病。当今皇上也为之感动,遂颁旨下诏,封金刚智为大唐国师,在大慈恩寺潜心研习佛法,编译《金刚顶经》、《瑜伽念诵》等密宗经法,普度世人,地位之尊崇之极。换句话说,大慈恩寺甚至可以不受任何的限制与约束。

  是夜,大慈恩寺阑夜寂静无声,偶有几只蝈蝈,在长夜中出极细微的叫声,那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主持禅房,窗前青灯下,一老和尚,年逾七十有余,眉目清癯深陷,鼻梁高挺,淡黄须,淡黄长髯,深蓝色凹陷的眸子,空洞而深邃,似乎能看透一切一般,那模样倒也和普通中原人士不太相同。

  虽已夜深,但他却穿得格外齐整。

  内裯是黄底禅衣,外罩红底金丝袈裟,头戴高高的禅帽,手里拧着一串佛珠,盘腿坐于禅床上,看了一眼外面的暗红色的夜空,倒有处变不惊的安详,自顾自的,口中*嘛嘛地念着*。

  他身后离床一尺高的墙上,有一个深凹进去的佛像,是尊释迦摩尼佛金身像,在青灯下烨烨闪着金光。禅房中间有一张土褐色的木桌子,摆了一副简单的水碟茶壶用具,整洁之余,倒也十分简陋。

  右下方,是一四十出头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