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八章:将往何处去_乱唐左心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迂腐的一面,并非官场中彻底打磨光滑的卵石。

  “相公谬矣,当初在长安如此处置,乃是面临生死存亡,百姓们自当奋勇而倾尽家财,此时此刻洛阳已经收复,若再如此,岂非刻舟求剑?”

  房琯面红耳赤,他并非是个不通情理的人,只是急于做些实事,给神武军和秦晋留下些可堪利用的基础,所以才如此急功近利。

  “唉!老夫也不想如此,可眼看着就要回京述职请罪,只怕,只怕再无机会了啊……”

  说话间,竟泪流满面,这让秦晋颇为意动,原来房琯的心结竟是在这里。

  若果是这样,倒也好办了,因为他在城破之时就已经向朝廷致书报捷,同时请求将房琯留下来协助天平靖洛阳市面。

  而对于他的这个请求,朝廷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如果相公是担心没有时间做事,那就大可不必,秦某已经上书朝廷,请准相公留下来,处置洛阳民政!”

  这个结果超出了房琯的预料,他万万没想到,秦晋竟然肯为了自己担风险。秦晋这么做确实要有承担的,房琯毕竟是败军丧师的宰相,如果当真追究起来,就算处死也不为过,当今世上又有几个人肯于为此而替他承担呢?

  “秦大夫……老夫何德何能……请受老夫一拜……”

  秦晋赶忙双手将其扶住,正声道:

  “相公不必谢我,之所以让大夫留下来,乃是为了洛阳百姓。”

  这么说只是能够摆在明面上说辞,真正的原因却是除了房琯以外,没有任何人再合适处置洛阳的战后事宜,如果没有一个安稳的后方,神武军进攻河北就随时有可能陷入后院着火的危机。

  唐时的河北有“半天下”之称,人口繁盛,粮食充裕,更有燕赵彪悍好战之风,绝不容许小觑。

  房琯的做法虽然急功近利,但秦晋也可以充分的理解,关键在于两人之间必须达成共识,改变这种有些极端的做法。

  房琯以袖子拭泪,继而又主动问道:

  “大夫只说,该如何安抚百姓,老夫绝不推辞!”

  秦晋思忖片刻,说道:

  “也是简单,安民即可,至于民营,可酌情为之,譬如用优厚待遇吸引良家精壮子弟加入,但却有一点需要保证,以自愿为原则,绝不可强拉硬逼,至于老弱妇孺又何须并入民营呢?”

  房琯有些迟疑。

  “当真自愿?倘若无一日愿意入营,岂非,岂非……”

  后面的话他说不出口,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岂非丢尽了朝廷和神武军的脸面?

  秦晋呵呵笑道:

  “合则两利,只要咱们开出的条件优厚,又怕他不来么?恐怕还要打破了脑袋也要送自家年轻子弟入营呢!”

  “若要重金吸引,神武军的待遇也未必能如此啊。”

  秦晋摇了摇头。

  “不用朝廷多掏一文钱。”

  房琯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